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企业引导者应具备的6项特质

[类别:领导艺术] [更新:05-02 11:31:56] [浏览:6639 次]

    管理者要清楚这样一个事实,企业中的员工除了和你的职位、分工不同外,专业能力多会超过你,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对专家型员工指手画脚只会让员工产生严重的挫折感,甚至会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冲动。管理者应该忘记,要放下自己的职位,从劳动分工合作的角度与员工沟通协作。管理者加入工作也不是监督与约束,而是一种参与与协助,这样才可能使沟通与合作变得顺畅有效。当领导者能够有这样的观念转变和行动后,往往管理中的问题和矛盾要比管理者威风八面,高高在上时少的多,员工的向心力和工作热情也会大大提高。当然,这样并非是说领导者不该有权威,管理中领导者的权威是必要的,可以通过自身的管理能力与专业能力来塑造出威信,这样部属自然心悦诚服。但是,切不可用权势来管理员工,尤其是管理高级人才,管理者想以威权来压制他们,只会让人才离开你。现在在等级森严的军队中都很少采用威权管理,我们看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军队,甚至是国家,他们的领袖无一不是靠个人的魅力与影响力来领导组织的,那些强权的组织纵使拥有大量的人才,最终这些人才却不是离开就是明哲保身,不愿出力。

www.liushuye.com

    国际知名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的内部就存在这种良性的管理文化——开会时不是领导者先发言,而是有最重要紧急事务的人先发言、要传递有价值内容的人先发言。Google还允许工程师只把80%的工作时间放在公司规定的工作上,其它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做什么,比如开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发明或研究某项课题等。于是,很多绝妙的创意与技术便在这些自由的时间里诞生了,这些创意与发明成了Google的摇钱树,甚至很多项目后来成了Google的主体业务。领导者则是这些员工最有力的后盾和服务的仆人,反过来,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样做的成效从Google股票市值的成长性就可见一斑。

    笔者在开会时采用的发言制度是先从最底层开始,逐步向上,因为,如果是先从上面开始,那么下面员工一些不同意见的发言你将永远也听不到,而这些听不到的声音却往往是最重要的。我们也不要把员工当做下属,我们其实只是分工不同的同事而已,笔者建议管理者把员工当做伙伴,当做朋友,甚至是当做老师,这样的态度比高薪更能留住人才。

    3、激励与信任

    在过分严格监管的地方很难创造出优秀的东西,因为人的能力只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这一理念与我们现在很多企业的管理思想大相径庭,我们很多的企业在强调纪律、制度的时候忽视了一个人的情感因素,片面的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办法归结为科学的工作程序、严格的管理甚至是超时工作等。如果对于单纯的重复性劳动,这些办法也许还有效,但对于烦琐复杂、创造性强的工作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一些企业实行股份制就是一种充分调动员工主人翁精神的方法,除资金入股外,还可以技术、劳动等方式参股,这并非是企业没钱需要人才入股,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关键性员工能发挥出自己能力的极限,并不断进取,而企业的存亡与发展也都主要靠这些核心股东。其实,这种员工的工作动力并非只有股份合作制可以达成,也并非只需要几个核心员工这样,所有员工都拥有这样的工作动力,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出员工的这些力量,对企业的竞争力来讲将是巨大的促进。比如,我们可以赋予员工更大的工作自由与权利,这种自由与权利给员工带来的责任感与被信任感比管理者督促的效果更好。

    以世界上最大的组织——一个国家为例,强制的手段并不能令组织更强大,也不能让组织变得更有次序。美国的法律堪称是世界上最健全的,但是犯罪率却反倒非常高。英国是一个没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他们的判决依据是根据英国各个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法院判例和国会的惯例,换言之,英国更多的是在用相对宽松的文化来治理国家。效果如何呢?英国的犯罪率远低于美国。

    美国戈尔公司就是一个赋予员工极高自由度的公司,他们不指派或命令员工工作,员工可以自己选择工作的数量、完成时间、工作方式,甚至是产品品质。但是,员工却都踊跃工作,原因就是工作是和绩效挂钩的,虽然这和我们普遍采用的绩效方法类似,但是其却没有硬性的量化与标准要求。员工工作的自由度提高了,效率也随之提高了,因为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心态等综合因素决定工作的时间和产出数量等,这使得生产率与产品品质都提高了很多。没有了硬性的制度约束,领导却同样拥有权威,他们的权威是依靠影响力来塑造的。这样的组织形态具有很高的向心力,员工之间,上下属之间关系非常融洽。

    戈尔公司这样的管理形式在世界上都是凤毛麟角的,有些像柏拉图描绘的乌托邦理想国,这在传统管理认知中是无法成立的企业形态。但是,戈尔公司业务遍布全球,拥有7000名员工,是聚四氟乙烯生产技术世界排名第一的企业,年营业额超过过了20亿美元。

    4、成为员工之间的纽带与润滑剂

www.liushuye.com

    无论一个公司有多么优秀的人才,如果他们之间不能够有效协作的话,越是优秀的人才则越会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优秀的企业引导者能让员工之间的合作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反之,则可能造成一加一小于一的结果。因此,与发现人才,激励人才相比,促成人才之间的合作,同样非常重要。

    苹果电脑公司在业界的实力可谓顶级,公司也汇集了无数世界一流的技术人才,包括前CEO乔布斯本人就是一个电脑天才。曾有人这样说过:“世界上80%的计算机精英都聚集在了苹果电脑公司”,但是,当年站在技术巅峰的苹果电脑公司却输给了技术不如自己的微软。

在乔布斯的自我总结中写到:“苹果电脑公司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是人才,大家都持才傲物,看不起其他人,也不愿意与同事合作,包括自己”。在与微软、IBM角逐失利后,乔布斯开始注重员工间的合作,减少了内耗与沟通障碍,由此大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向心力也迅速增强,新产品推出的速度更快,技术更专精。今天风靡全球的苹果MP3和lPhone手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因为这两样产品在技术方面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综合价值却是非常高的——领导时尚的外观设计、强大的硬件支持、独具匠心的软件设置、卓越的产品质量,还有巧妙的营销推广手段。这些方面的完美结合和各部门之间的高效紧密协作是分不开的。

    传统的管理观念往往注重员工是否团结在领导者的周围,是否能够和管理者合作(服从命令),却忽视了员工间的合作。在一些官僚作风盛行的企业中,管理者利用,甚至是制造员工之间的矛盾或派系斗争来让员工互相牵制与监督。这样的管理者认为,如果劳方齐心协力,必然对资方不利,而劳方相互牵制,则资方易于管理。但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员工勾心斗角,没有心思放在工作上,效率会大大降低,无形的内耗损失非常巨大。今天的管理者应该通过让员工之间的高度合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创新思维与提高产品品质,同时,这也会给员工带来一种愉悦感与安全感。

    “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合作理论已经在企业中讲了十多年,但是真正把这种理念落实的企业并不多,尤其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官僚主义与派系斗争,这是表面的制度无法管理的,需要管理者亲自去抓、去管、去倡导,用制度以外的文化因素去达到“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的理想目的,这绝对值得企业管理者拿出大量精力去做。

    美国《财星》杂志对100家知名企业的CEO做过访谈:认为员工之间团结协作,而非只凝聚在管理者周围,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企业竞争力的CEO占100%.日本丰田公司更认为丰田的竞争力来自于员工,其中,员工的协作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5、综合评估员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企业引导者应具备的6项特质》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