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企业给新生代员工加工资,但收效甚微呢?
因为“药方”不对。怎样才能精准应对呢?需要打“组合拳”!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才能药到病除。某全球500强企业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企业原貌:军事化管理模式
该企业是全球500强企业,属电子、通讯制造业,产品全部出口,在中国大陆拥有庞大的员工队伍,其中80%以上为新生代员工。该企业的员工流动率在60%以上,青年员工曾出现过极端事件,广受关注。
竞争模式
该企业是典型的代工企业,采取最低成本的竞争战略,因此对成本有着苛刻要求,这一切的压力,毫无疑问会转嫁到员工身上。这种竞争模式,决定了工作分工高度精细,工人劳动相对枯燥,工作节奏快、强度大、时间长(两班制),趣味性差,工人在工作中极少有相互交流的机会,人际情感交流基本是空白。
管理模式
该企业奉行军事化管理,组织结构严密,等级森严,强调组织权威和领导权威。基本上,下对上必须服从,上对下说一不二,单向管理,员工很难有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机会。
另外,该企业制度严密,员工工作和生活的行为均被纳入管理制度之中,监管极严。中基层干部的管理方式多是以罚代管和以骂代管,简单、粗暴、高压的管理方式盛行。基层员工很难有申诉的机会。
该企业各管理系统运作高度协调一致,员工上班、吃饭、睡觉被整合到一个整体运转有序、局部运转精准的庞大“机器”中,员工的个性和需求被严重忽略。
企业文化
该企业的企业文化是管理“以事为本”的刚性文化和冷漠文化。速度和效率是工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员工个体的心理、情感和个性需求不被重视,员工被当作机器的延伸。企业对员工而言,仅仅是做事拿钱的地方,双方仅是简单的“经济交换”关系,几乎没有情感和价值认同。
员工收入
从员工收入的绝对数来说,该企业的收入水准处在地区中上水平,但是用激励的公平理论来分析,该企业员工实际投入与收入的比值,远远低于地区平均水平。简言之,员工的投入和回报比较低,外部公平性不足。
员工间的人际关系
在该企业主体对员工的关怀和感召不够的情形下,如果同事和工友间相互的人际交往和互动良好,那么,员工个体心理和情感需求仍可以得到补充和满足。但由于管
……………………
本站免费提供《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_(doc)》下载,我们己经对《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_(doc)》进行全面的整理检查,以保证您安全的下载《从“刚性管理”到“柔性管理”_(doc)》,本站还有更多房地产资料提供下载,为下次能方便快速的找到本站,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http://www.liushuye.com)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