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80后在每个企业中间是今天员工人数的大多数,他们也是产值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身上有很多特点,没有忧患,没有忧虑,没有忧愁是他们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生于我那个年代的人,没事都要忧患一下,都要忧虑一下,就是80后的那种没有担心是我看到他们身上很阳光,很轻松的一方面。因为他没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所以给他换个岗,换个职位和部门的话,他们也比较轻松的去接受,这就表示出来他们愿意尝试新东西,喜欢的人说这是敢于迎接挑战,不喜欢的人说他们不能在一个岗位上爱岗敬业,不能在一个岗位上做30年或者35年等等。所以不管怎么样,我觉得80、90都有他们很多的特点。
后80和90后已经成为产业大军中的主流,他们已经接过前辈的枪,继续新的战斗。很多的中基层指挥官很头疼,认为后80和90后战斗不力。指挥官们集体困惑,一时间,大家都在找方法和策略,期望提升战斗力。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兵仔变了,首先要变的是我们管理者本身,如果我们守着一成不变的老套路,失败的必将是我们企业自己,用本人的话来说,这是涉及“人亡业息”的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们的方法要变、手段要变、思想要变,而对企业来讲,我们的文化必须要变。我们的企业必须去重塑自己的企业文化!
如何重塑我们的企业文化呢?黄先仁老师在近三百场次的“如何引领后80和90后”的授课中,经常从以下五个方面和学员进行分享,获得的认同度非常高!
一、接纳
有的管理者只看到后80和90后的缺点(的确,他们有很多缺点),故不从内心深处接纳他们,处在一种不想用,又不得不用的矛盾心态中。有这种心态,自然影响到自己的管理行为,自己也觉得别扭。说具体点,比如即使是在工作中对后80和90后笑,也笑得非常勉强、虚伪、且皮笑肉不笑,使人找不到亲切感和亲近感,距离不但没有消除,反而会增加新的误会。
只有自己主动的消除心结,才可以说服自己在内心深处真正的完全的接纳他们。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你们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同时他还说了另外一句话,“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青年人)的,但终归是你们的”。这才是大智慧的大白话!你不把希望放在青年人身上难道放到老年人身上?所以说得自私点儿,你不主动接纳后80和90后除了说明你傻之外,不能说明别的。你接纳得越快越早,对你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二、爱
接纳之后就是爱。
后80和90后是可怜的,他们自身没有任何的错误。他们只是社会的产物而已!这个变革的、动荡的、有些病态的社会,催生了这样的新生代群体,他们受社会不公的摧残、受不负责任的教育体系残害,受人口政策和结构的影响,他们本身就是受害者,他们身上的那些你看不惯的毛病是社会体制催化的结果,而不是他们自找的!做个比喻,假如他生在美国或别的社会成熟的国家,他娘的,你能说他不会是一个你心目中的好人吗?
他们是社会体制产生的可怜的孩子,今天,他们走上社会工作,成为“你的人”,你不爱他们,谁来爱他们?
爱吧!爱他们吧!!爱是一种态度,爱是一种语言,爱也是一种行为!爱是一种感召,爱产生认同感、凝聚力和驱动力!爱也是生产力!!
三、融合
融合,要求我们了解他们,懂他们,融入他们,融合产生认同感,找到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方向和共同的行动,达成共同的目标!
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去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世界观、了解他们的特质、了解他们的个性、了解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找准他们的喜好和关切。
然后,让我们的外在像他们一样,用他们喜好的方式和他们交流、交往、沟通和管理,让他们在我们身上找到认同感和亲近感,融合得越成功,认同感和亲近感越多。您的管理和领导就越容易!
你不去主动融合,把自己放到他们的对立面,这只能说明你蠢!
你若还要想获得轻松的管理和管理功效,这是痴人说梦。
四、柔性
柔性是刚性的对立。柔性是刚性的补充。一个男人,如果太过刚性,我们会称之为“莽夫”。一个只用刚性管理国家的领导人,我们会称之为“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