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是为了不断提高公司质量保证能力,有效降低成本,追求顾客满意、社会效益的质量目标,并为评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改进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公司长期的经济效益和持续成功。本文件是为了规范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 ****** 有限公司内部质量成本管理的所有活动,包括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核算、分析、控制与责任、报告以及相关的质量活动。
3. 术语及定义
质量成本: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支付的费用。
鉴定成本: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
内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失的费用。
外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所损失的费用。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为提供用户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
4. 参考文件
MSM 管理系统手册
IS09001 : 2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GB/T13339-91 质量成本管理导则
5. 基本原则
1.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应以寻求适宜的产品质量成本为手段 , 提高质量管理水品和质量保证能力;
2.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必须使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环节相互协调,互为依据,做到核算准确、数据可靠、分析透彻、控制有效、考核真实;
3.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公司各部门的质量职能,以达到适宜的产品质量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工作要领
1. 质量成本计划和核算是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
2. 质量成本分析和控制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重点;
3. 质量成本考核是实现质量成本闭环管理的关键;
7. 职责
质管部
a .牵头组织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有关培训;
b .编写、修订质量成本管理文件,研究、提出和推动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程序和方法;
c .与财务部共同确定和修正质量成本科目;
d .制定、落实质量成本计划,监督、考核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
e .负责质量成本的综合分析,撰写质量成本报告,并制定和落实对应的质量改进计划;
f .处理质量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例外事项;
g .与财务部门共同设计记录质量成本数据的原始凭证;
h .对有争议的质量成本责任作出仲裁。
财务部
a .配合质量管理部门设置质量成本科目;
b .设计记录质量成本数据的原始凭据,并在质量成本管理活动中提供质量成本管理的原始凭证和数据;
c .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并按要求进行财务数据分析;
d .为质量管理部门监督和考核质量成本计划的实施情况提供财务支持;
e .审核质量成本报告;
f .确认质量改进方案实施的经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