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管理者的管理经验
张忠:海尔是以管理著称的,记得以前采访您时,我曾问过:"您的管理经验从何而来?"当时,您不假思索地回答:"从长期担当被管理者而来。"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海尔的管理经验在中国企业界广为传播,如果我们从张瑞敏先生的回答来寻访海尔的管理经验,我们想知道十几年或二十年前,张瑞敏先生作为一个被管理者,当时您究竟总结了什么样的经验?
张瑞敏:我到海尔以前(1984年前)在青岛市家电公司工作,再往前是在工厂。我是老三届,毕业之后就进入工厂,从工人开始做起(1968年进厂)。我当时对管理根本就没什么认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体验最深的就是上下级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种信任。其实在我自己做了管理者之后,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被管理者最需要管理者对他的信任,反过来说,管理者其实也非常需要被管理者对他的信任"。当时,有一件事给我印象非常深而且感触也很深,那时全国在搞一个"推广华罗庚的优选法"运动。全国搞这么一个运动,宣传推广、办学习班,之后又要贯彻、学习,还要有成果。工人那时("文革"期间)对"推广"感到很新鲜,有的也想在实践中搞一些,但它并不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的东西。由于当时上级要求"必须马上出成果",结果贯彻没几天就开始统计"成果"了,后来还组成了一个锣鼓队到车间里去宣传有多少多少项成果。当时工人就感到(上级)像演戏、开玩笑一样。
从这件事联想到其他事上,结论就是:"所有干的事都可能是假的"。被管理者和管理者建立不起信任,所以就是一级糊弄一级。在我到冰箱厂之后,在这点上我就非常注意了。我要求"你管理的、吩咐的事情,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要说;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你就说到什么程度;或者说你说到什么程度就必须做到什么程度"。所以,到了冰箱厂后一开始就把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先放到一边去,重新制定了一个十三条;例如"不准在车间大小便;不准偷紧俏物资……"现在看来这些已没什么意义,可对当时来讲却是有效的。既然规定"不准在车间大小便",如果找到一个在车间大小便的,找到之后就要公布、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树立工人的一种信心,也是建立工人对你一种信任。
冰箱厂刚开始起步时,这一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不是因为你处理了一个不按你规章制度办的人,而是下面的工人会感到今年一年之中换了四位厂长(我是这一年中的第四位,他们已经没有信心了)
……………………
本站免费提供《张瑞敏反思二十年_(doc)》下载,我们己经对《张瑞敏反思二十年_(doc)》进行全面的整理检查,以保证您安全的下载《张瑞敏反思二十年_(doc)》,本站还有更多房地产资料提供下载,为下次能方便快速的找到本站,记得收藏我们的网址(http://www.liushuye.com)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