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热播的《潜伏》,讲的是军统情报人员余则成因为对国民党领导的革命失望,加上深爱已经是共产党员的未婚妻左蓝,从而加入了共产党,潜伏在国民党内部,为共产党提供情报的故事。电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受到我们广大老百姓的追捧。最近流传的一个段子,可以窥见《潜伏》的火爆。那段子是这样写的:只要看见小两口,就觉得是逢场作戏,假的;看完杂志,顺手就找打火机,烧掉;看见街上的小摊贩,就觉得人家是哪个情报局的;把电视全卖了,改听老式电子管收音机,拧来拧去,总想听见:呼叫深海,呼叫深海;看见红中,就想揣兜里,回家交给则成;看见茶叶,就想要去送给克公同志;没事儿总琢磨着要在家里的院子里垒个鸡窝,然后把金条全藏在里面;一进书店,就想问人家:请问有汇文版的《朱子家训》吗?
《潜伏》无疑是笔者觉得很好看的一部电视连续剧,那么,它对企业竞争情报有着什么样的启示呢?
《潜伏》讲的就是间谍的战争,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企业而言,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当然不可能安插情报人员在对方企业的内部去获取情报。但是,通过看《潜伏》,我们还是可以学到一些情报收集的指导方法。
笔者因为工作的关系,通常接触到很多企业的负责情报收集的人员,大都是关注竞争对手企业的生产、销售、营销策略上的一些情报信息。这些情报当然重要,但是通过看《潜伏》,我们可以学习到另外一个思路,那就是收集对手违规的情报。然后利用舆论,让对手的形象等遭受重创。竞争对手违规有哪些方面的情况呢?违规就是违反行业的规定和法律法规。从竞争情报的角度,对企业而言,违规,是违背商业道德与正当竞争,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产品标准,欺骗消费者,甚至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像短斤缺两、以次充好、食品中使用禁止使用的物质甚至是有毒物质等等都属于违规。
获取对手违规的情报,从舆论上打击竞争对手。《潜伏》有几处都是讲这些的。其中有一集讲抗战胜利后,余则成从谢若林手上购买到日本战犯冈村宁次被国军秘密聘为国防部高级军事顾问的情报,交给共产党,共产党在新闻媒体上揭发了这事,在舆论上狠狠的打击了国民党。还有一处讲的是共产党通过收集国民党秘密运输战略物资南下的情报,揭露了国民党“假谈判,真内战”的丑恶嘴脸。国民党经过这几件事,民心大失。这让我想起之前几个月的康师傅的“假水”事件。康师傅一直宣传的优质矿泉水竟然是加工过的自来水。消息一经报道,全国哗然。很多消费者都表示不再买康师傅的矿泉水。这件事对康师傅造成很大的影响。事后,据康师傅的人说,这件事是他们的某个竞争对手策划的。如果真的是康师傅的某个竞争对手策划的,那么这个竞争对手就是很好的抓准了康师傅或者是这个行业的软肋。
试想,如果毒奶粉事先有哪个同行企业揭发出来,那么这个企业无疑会成为市场上的赢家,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拥护。这里先不讨论行业监管者的责任缺失和地方保护主义对企业的庇护,但是,令广大消费者非常非常痛心的是,这竟然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
像收集这样的竞争对手违规的情报,既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所以,对企业来说,是比较容易去做的。在当前盛行假货、毒货的情况下,在这个信息迅猛传播的互联网时代,收集到竞争对手违规的情报,足予给竞争对手致命的打击。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学会这招,用好这招。这样做,既净化了行业内环境,又赢得了消费者或客户;既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同时也有利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