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经理人不妨从《聊斋》汲取自律精神

[类别:管理文本] [更新:05-02 11:26:04] [浏览:6997 次]

    ——不要以为“跑路”可以脱身,须知报应没有时空边界。在佛家看来,“因”的发生与“果”的形成之间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其间又会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譬如吹出的肥皂泡很快就会灭亡;而秋天播种的小麦要等到来年才能收割;种上一粒大枣,直到二至三年后才会结果。人事的因果与自然界的因果一样,不一定在人的一生当中就体现所有的果报,“三世因果”的出现不足为奇。这实际上反映了因果报应的在劫难逃,“跑路”可以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三世”,敢于负责才可结得正果。

    ——幡然悔悟犹未为晚,应当及时采取回报社会的善举。在《聊斋志异》中,善恶报应是可以抵消的,而且可以一善抵多恶。“布客”篇中的布客得知自己大限将至,出钱造桥方便行人,寿命立即得以延长。我们尽可以认为这是迷信,但也应当理解蒲松龄极力劝善的良苦用心,那就是规劝做过恶事的人迷途知返,不要把坏事干到底。我们当然不能由此推论富人从事慈善事业都是在“赎罪”,但是当富商心中确有愧疚或者感觉到有可能受到清算的时候,不妨有所收敛。从此洗心革面,比依赖什么“大师”的神功更为可靠。

上一页  [1] [2] 


《经理人不妨从《聊斋》汲取自律精神》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