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必须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创业?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建议还是先不要去开始创业行动。张雪奎教授曾问过很多想要创业的朋友:你为什么要创业?他们分别给了五个不同的答案:1、我看到一个发财的机会;2、我不想给别人打一辈子工;3、我们老板的钱赚得太容易了,我又不比他傻,为什么我不能自己单干;4、手里有点闲钱,银行存款利息低,炒股风险大,还不如投资创业,让钱生钱;5、我找不到好工作,干脆自己创业。
如果你的答案与以上的某个答案类似,张雪奎(欢迎定制张雪奎教授创业投资融资课程13602758072)教授请你三思,最好离创业远点。之所以会把上面的答案当做创业的理由,在于大多数人把创业看得太简单了,似乎创业成功是唾手可得的果实。事实上,创业是很艰难的,并非人人都适会创业,创业只有少数人才能成功。创业其实是一件艰苦而复杂且十分具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尤其是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市场环境又不成熟的情况下,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并持续发展是很难的。很多人认为创业需要激情,需要坚持,需要……,但请问:你凭什么有激情?你凭什么坚持?你又怎么知道什么该坚持,什么不该坚持?
在艰难的创业路上,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你“为什么要创业”这个问题,将很难坚持下来。因为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你从来没有遇到过,甚至连想都想不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创业型企业在一到三年会消失的主要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如果你的答案与以上的某个答案类似,请你三思,最好离创业远点。”
请再回头看看之前的答案,他们和创业的基本面有关吗?他们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面有关吗?没有,一个都没有。为什么说以上五个答案脱离了创业的基本面,张雪奎教授给你逐个解答。
如果创业是为了发财,那么就只能看到别人口袋里的钱,却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别人为什么愿意把钱让你赚?这个基本问题才是创业的基本面。如果你回答说:我可以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而别人也愿意为此付费。很好,你找到了一个基本面——价值中枢。
如果创业是为了不再打工,那么就只会让自己看起来和你曾经十分讨厌的上司一样,吝啬、粗暴、嫉妒……,此时你不会去考虑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别人愿意跟着你干?这个基本问题同样是创业的一个基本面。如果你回答说:我能够使合适的人才做合适的事。很好,你又找到了一个基本面——人力资源。
如果创业是为了证明你比老板聪明,那么就只会让你忽视老板能够赚取利润的真正原因,却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别人可以很轻松的赚到钱?这同样也是一个创业基本面。如果你回答说:我能够复制一个已经被证明成功的商业模式,并拥有相关所必须的资源。很好,你又找到了一个基本面——经营能力。
如果创业只是为了投资,那么就只会让你过于高估目前你所拥有的“闲钱”的财务价值。此时你不会去考虑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我该如何筹集创业所需资金。这依然还是一个创业基本面。如果你回答说:我要如何使用目前手中的这笔资金。很好,你又找到了一个基本面——财务能力。
如果创业只是为了当成一份工作,那么就只会导致你因能力不足而创业失败。
此时你不会去考虑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一个连工作都找不到的人,能够运营一个企业吗?这同样是一个创业基本面。如果你回答说:我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能够做正确的事并可以正确的做事。很好,你又找到了一个基本面——技术能力。
回答“为什么要创业”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创业基本面的分析,也就是自己所要投身的创业事业赖以成功的核心价值所在。现在,请回头看看马云为什么要创业的答案:“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马云没有说我要成为中国IT巨头,没有说我要成为全民偶像,更没有说我实在没有可干的所以只能做这个了。他只说了:“互联网必将改变世界!”这其实是一个创业的基本面:价值中枢。马云之所以要不顾他人的反对(马云当时请了24个朋友去他家商量,其中23个人反对,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而义无返顾的开办中国黄页,在于他找到了创业的基本面——价值中枢,为商人提供一个可以做成生意的电子商务平台。
www.liushuye.com事实上,所有目前被奉为创业偶像的创业成功者,其回答“为什么要创业”这个问题的答案,都与创业基本面有关。“我们就再打造一个伊利!”谈到为什么创办蒙牛的原因时,牛根生曾如此说。因为离开伊利之前,牛根生对整个行业都非常熟悉,牛根生是当年伊利的第一功臣,伊利80%以上的营业额来自老牛主管的各个事业部。牛根生希望“再打造一个伊利”,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创业的基本面——经营能力。
“希望网民上网变得容易。”这是丁磊为什么给自己创办的公司起名网易的原因。他这样说,也有这个能力实现它。在创办网易之前,他曾经先后在宁波电信局、飞捷等公司工作过。他非常熟悉各种数据系统,熟悉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在飞捷他就开辟了BBS,而这正是网易虚拟社区的前身。技术型人才丁磊创业的原因在于他找到了创业的基本面——技术能力。
“为什么要创业”,绝对不是你实施创业行动的动力,能为你行动提供动力的是你的目标。但很遗憾“为什么要创业”,并不是目标,而是用来解答目标是否可行的答案。任何事情如果成立,都需要也必须要有基本面。脱离了基本面,也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如果你还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创业”,张雪奎教授建议你请参照以上创业基本面,先输理一下自己的创业思路吧。
为了使创业者能够少走弯路,给出两个华人创业前辈的事迹,供创业者欣赏和自我勉励。
战火中炼出第一桶金的林绍良
在贵人帮助下成为财富大鳄他在异国他乡,抗敌运药运枪。他的生命在战火中闪烁,事业在和平中成长。在美国权威财经杂志《财富》每年的全球超级富豪排行榜上,总有数十位海外华人的名字。可以说,华人经商致富的名声已远远超过犹太人。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众多华人亿万富豪中,谁坐第一把交椅呢?当属拥有70亿资产的印尼华人林绍良--他是当时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享有"世界第六巨富"的美誉。
出国当学徒
1916年7月16日,林绍良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里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春天,林绍良千里迢迢来到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占突士镇,找到他叔父林财金。叔父在镇上开了家花生油店,林绍良就在店里当学徒。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但日军刚退出印尼,荷兰殖民军又卷土重来。一场抗击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开始了。当地华商在中华总会的领导下,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独立战争,林绍良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有过几年经商经验、独具慧眼的林绍良预感到自己大显身手的时机到了。他确信,这场独立战争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印尼人民,而事业成败则与这场战争紧密相关。
参战运输
他毅然告别了在异国他乡作为惟一依靠的叔父,选择了一条充满危险的路--给印尼军队运送军火和药品。林绍良冒着生命危险,自己也在军火生意中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同时还与苏哈托等印尼军官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这些都成了他日后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
在贩运军火、药品的同时,林绍良敏锐地发现了另一宗可获大利的买卖--丁香生意。具有过人胆识的林绍良,根据以往贩运军火的经验,设计出一条丁香运输路线:从产地马鲁古群岛装货后,取道新加坡,再经贩运军火的通道,穿越荷军封锁线,运到中爪哇的古突士,然后再将丁香发到各地烟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