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盘和林:创业是我的宿命 用脚印丈量成功

[类别:创业投资] [更新:05-02 11:27:07] [浏览:6987 次]

访谈对象:培华企业管理培训集团CEO、赢在中国第三赛季36强选手盘和林

  访谈时间:2008年4月21日

  访谈地点:创业邦访谈室

  创业邦记者:商晓媛

  新公司稳健发展我不会单纯追求营业额

  创业邦:公司现在已经初具规模,那近期的目标和规划是什么?

  盘和林:我们现在主要是做浙江市场。我们产品是管理培训,我们现在锁定在人力资源、营销和财务以及团队建设这几个大的领域。今年的营业额应该是会超过1000万,我们目前签订培训合同达到650万左右,这个是我们很确定的业务。还有400万左右靠团队去完成新的市场。不过这个难度应该不是太大。

  近期的目标我们没有设置太大。我们计划用1年左右时间成为浙江管理培训市场的最大培训公司,建立起"销售管理系统、课程质量保证系统,培训学员服务系统"等等,为复制做好准备。其实我们现在就有能力在全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山东、河南、海南等地开设教学中心,我们现在就拥有这样的网络资源,但是我们觉得应该先在浙江做一年再去复制,把一些问题在一个市场中发现并尽量去解决掉。我们在浙江市场做起来是必然,因为我现在公司一成立,就可以获得大约650万的培训合同,但是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些属于自己系统的东西,我们在一个样本市场上去发现我们无法想到的问题。把产品做成熟,并且在团队、销售能力、课程质量方面形成可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年开始快速复制,我们可能控制在15-20个市场左右,点不在于多,而在于稳定、可持续。我们力求在4年时间里实现1-2个亿的营业额。当然这个目标可能会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但是提供一个稳健、具有竞争力的培训产品是我们不变的目标。我不会单纯追求营业额,更看重这个营业额是否是可以长期持续。

  创业邦:那你们公司的师资来源主要是哪里呢?

  盘和林:我们师资的构成大概是30%来自学院,因为学院的老师可以提供一个系统的商业思维的理论体系。我们也知道现在社会上对学院派还是有些微词的,但是我们经过再三的权衡,包括和企业的交流,我们还是保留了30%.因为我们感觉在商业领域除了技能的增长,商业素养的培养还是要关注的。当然我们在学院派师资方面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要求,就是这些老师一定是来自国内知名的一线院校的有实战经验的教授,而且也是在现有的EMBA培训领域比较受欢迎的老师,比如说北大、人大、武大、浙大这些学校的老师;大概还有70%是来自知名企业的一线高管和部门的总监,比如人力资源总监或是副总之类,我们现在这方面的师资有宝洁、蒙牛、TCL等公司的师资。我们现在邀请的是国内公共性、全国知名的企业,哪怕他是在一个地区或是一个领域做的比较好,但是综合起来不是最好,我们也不会邀请。这两个方面加起来我们的老师有100多名。这个工作我们已经做了有半年了。

  创业邦:感觉你们的师资还是很注重品牌的效应。

  盘和林:对。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市场调查。很多人反馈,我们的师资是他们收到的很多培训介绍里面师资最牛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个新公司。新公司就必须有很突出的亮点,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来树立自己的口碑。

  创业邦:作为一个创业者,您觉得自己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除了资金方面?

  盘和林:现在资金肯定不是我最缺的。这次清明节假期,我们一帮朋友在青岛聚会,其中一个风投机构表示愿意再给我一部分钱,我当时就拒绝了,我开玩笑说:拿别人的钱多了烫手的。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我们目前的钱用于样板市场的建立已经足够了。我们需要钱大约是第二期需要大规模复制的时候。

  我觉得,我最需要努力改进和提高的地方有以下几点:第一:团队的建设,我们以前留下来的有近20多个老员工,他们主要做目前传统的培训业务,我暂时不会让他们销售我的新产品。因为他们是要保证公司最基本的活命钱,就是说,他们拉到的业务至少可以把我公司基本成本冲销。而我还会招聘50多人的新员工,尽管有带近20人团队的经验,但是应该承认,能不能把这50多个人带成一个《亮剑》里面形容的一只"嗷嗷叫"团队,这是一个重要挑战,而且这才是公司成败的关键。俞敏洪老师说我的思路是对的,成败关键看团队。但是我以前的近20名也是从新手开始的,一年时间已经成为一支业务量十分稳定的团队,因此,我有这个信心;第二:我们要建立一些被市场真正持续认可的"产品"及服务能力,并将之标准化,能够在其他市场上进行复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培训需求比较多元化,并不像英语培训产品那么单一。我们目前的产品尽管是经过数百家企业调研、数十位专家精心调查而形成的,但是毕竟还需要市场的真正检验,而且我这个培训公司还要形成自己独到的学员服务能力。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我的产品必须被持续认可,不能做一锤子买卖。我的服务能力能够形成学员的口碑,最好的营销是能够让客户主动来找你。我有类似体会,我以前负责浙江市场的招生工作,但是我的重点不是销售,而是去做服务管理,结果每一个班级都有50%的学生是老学员主动介绍的。我们以上这些工作必须能够在其他地方复制,如果不能复制,我还只能做浙江培训诸侯,这不是我的理想。

  创业路上要对得起员工和投资人

  创业邦:您在我们创业邦也开设博客,我看过您的一篇博客是《没伞的孩子你就得拼命跑》,您的经历给很多创业者很大的启发,您觉得对于和您一样没有资源、没有人脉的创业者而言,除了加倍努力,还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

  盘和林:我认为除了加倍努力之外,我谈自己的一些感受。我觉得创业者首先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受到赞誉的人,自己的行为符合大众的评判标准,这样帮助您的人才会更多,没有他人的帮助,就是天才也无法获得成功。比如,我在医院实习时,晚上回家离开办公室的,总是我最后一个把办公室打扫干净,儿科的主任现在已经升为副院长,至今将近10年时间了,他现在对我十分好,我在那个医院有事情,只要是一个电话就行,一个儿科的老医生记不住我名字,但是还是说你就是那个"常常扫地的实习生".所以我觉得当周围的都给你帮助的时候,你就很容易获得成功。我离开第一家医院的时候,当时的副院长给我推荐了另一个院长,按他的说法是他们两个人是"有兄妹般感情的",我当时在那个医院是做个兼职的工作,但是兼职的收入都超过10000元。所以说很多人总是想用各种手段攀上关系,我觉得,像我们没有背景的人,想要建立人脉网络,最有效、最容易、最稳定的方法就是做好自己,用为人处世去打动他们。可以说,有很多人帮助我,是因为我值得帮助。第二:要有梦想。梦想是持续努力的最强大的动力。可以说,我刚踏上去广东打工的路上,当时身上只有200块钱,我坐在大巴车的地板上,但是当时就看到了今天的我,我始终相信自己是一个能够做些事情的人。因此在艰难困苦面前,我常常用梦想鼓励自己去击败他们。第三,要全力做一件事情。我除非不选择,一旦选择就会用全部的精力去做。在来之前我和一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院长汪海粟教授对我说,你一定能够成功,像你这样专注的人很难得了,你做一件事情几乎是用自己全部精力去做。我现在做这个管理培训的时候,我就不会再去想别的事情。那我现在定位在中高层培训的时候,员工培训的业务我都不会接的。第四,要努力学习,努力成长,我用我的成长性,获得很多人的信赖和帮助。

  创业邦:那您以前的一些经历,比如您的父母、家庭对你的创业有没有什么影响呢?

  盘和林:父母都是农民,他们给我的帮助可能不是资金方面的,更多的是性格方面,这些对我们今天的创业影响都很大,简单的说就是:对得起帮助你的人。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标准,上班的时候对得起工资,做市场的时候要对得起客户。所以我给未来的培训公司立下一个规矩:即使牺牲个人利益,我也要对的起三个人:第一:对得起我的培训学员,培训行业的责任很大,因为客户给你的不仅仅是钱,他们交给你的还有他们的未来,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赢得未来,所以我一定要提供有用的知识或技能。第二:对得起员工,现在的基层员工,他们都是以前我的影子,我是社会最底层成长起来的,我甚至做过搬运工,在杭州我(我家在广州)至今还是住在租金很低的旧房子,大部分时间是吃快餐,我能够体会到他们的成长和渴求收入增加、被尊重的需求。第三,对得起投资人,其实很多培训企业在小的时候是很难拿到投资的,因为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因此我在签合同的时候已经充分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对得起别人”这将是贯穿我一生的做人准则。

[1] [2]  下一页


《盘和林:创业是我的宿命 用脚印丈量成功》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