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边界被打破,谁理解不了市值背后的意义,谁就将输掉下一轮商业竞赛。中国的企业家们必须在市值时代,重新思考和定义企业的竞争策略
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一个顶级VIP包间。
华人首富李嘉诚设宴招待部分长江商学院总裁班的学员。他们都是中国风头最劲的企业家。
这顿饭吃了2万块钱。席毕,东道主买单,李嘉诚自掏腰包。他特意强调道:“这顿饭是我个人掏的钱,不是长江实业或者和记黄埔请大家吃饭。”
众人不解,这两者有什么差别?
“李超人”笑了笑,解释道:表面上看是没什么,我是大股东,兜里有钱,但是从市值角度完全不一样。我个人角度两万就是两万,如果是公司请吃饭,公司花掉两万块钱,如果我公司的市盈率是30倍,一乘就是60万,意味着这个公司市值有可能损失60万。因为我利润下降了多少,一放大,我市值就要损失多少。
大家若有所思。
这段轶事发生在2006年初。斯时,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迈入全流通的新阶段,而一个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刚初露端倪。
直到两年后的今天,李嘉诚的这段话才真正被内地的企业家们所理解。
一个资本大国悄然崛起。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达到了1530家,总市值已经超过30万亿。加上香港,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当仁不让地跃升为第一位。发展迅速的中国股市,两年时间就将证券化率(股市总市值/GDP总量)从不到50%提高到超过100%,而美国完成此阶段用了7年的时间,韩国用了4年。
人们不再焦虑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为什么没能孕育出一批世界级的企业。2007年,全球市值最高20家公司中有6家来自中国。在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2008年100新全球挑战者名单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就占据了41个席位(其中34家是上市公司)。
这一切肇始于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它从市场基础制度层面消除了中国股市与国际成熟市场的基本差异,解决了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相悖的局面,中国股市在发展中第一次出现大小股东利益一致的价值取向。本土资本市场终于恢复了“本原”,融资功能、价格发现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发挥。
一个企业与资本市场共舞的新时代突然到来了。“估值看净资产,考核看净资产,融资贷款参照净资产”的传统评估方式开始谢幕,每一个企业和它的经营者都在用市场的标准重新估量自己当前和未来的价值。
企业家们多了一个挂在嘴边的新词:股东利益最大化。要知道,价格战、关注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多元化扩张、不考虑资本效率的投资——大多数中国企业都走过类似的道路,而现在企业家们面前有了新课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最合理地实现价值;最有效地经营价值。而企业价值的合理最大化也就意味着市值的合理最大化。
竞争已经不仅仅在技术、经营、产业层面展开,资本层面的较量也已经开始。
谁能更好地借用金融杠杆,谁就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国美和苏宁,这对老冤家的竞赛第一次朝着有利于苏宁的方向发展了。尽管国美拥有更多的店面,更高的营业额,收购机器更加强劲,但国美(在香港借壳上市)的市值却只有苏宁的一半,稳扎稳打的苏宁更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高昂的市值让业绩优秀的本土企业家挺起了腰杆。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硬通货——股票,甚至通行全球。中国最大的本土券商中信证券与华尔街老牌投行贝尔斯登交叉持股。“内地零售业市值王”百丽国际买下了意大利老牌FILA的中国商标权。而在A股市场呼风唤雨的雅戈尔轻松斥资1.2亿美元收购美国Kellwood公司(KWD)旗下SmartShirts和XinMa的100%股权。
www.liushuye.com越来越多的重大商业事件开始与股权、市值挂钩。甚至央企之间的合并重组也告别了过去拉郎配的“行政划拨”。仅仅在一年前,恐怕没人能够想象,中国国航会向全球运营能力最强的新加坡航空叫板,在后者与另一家央企东方航空的联姻中横刀夺爱,而国航的母公司中航集团之所以提出更高的价码,不仅在于它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航空公司,还在于它相信新航的出价低估东航的真正价值。上汽收购了南汽,成就了自己中国第一大汽车集团的梦想。上汽付出的除了20.95亿元现金外,还有3.2亿股上海汽车的股份。
一个新的企业上市,往往就意味着财富榜的又一次重写。市值成为企业家个人财富重要的组成部分。胡润百富榜上有800位企业家上榜,前75位上榜企业家财富均突破100亿元,前13位企业家身家均在300亿元以上。800位上榜富豪的总财富达34452亿元,相当于去年GDP的16%(2006年上榜的500位企业家的总财富11000亿元,相当于前年GDP的6%)。今年上榜企业家的平均财富为42亿元,比去年增加100%,其中前50位上榜企业家的平均财富则比去年增长200%。值得注意的是前100位富豪中74位拥有上市公司。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边界被打破,谁理解不了市值背后的意义,谁就将输掉下一轮商业竞赛。中国的企业家们必须在市值时代,重新思考和定义企业的竞争策略。
市值改变了什么?
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标志着市值时代的萌芽。清华大学专门研究公司金融的朱武祥教授对《中国企业家》介绍,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在银行体系下,企业价值的直观表现为账面价值,表现为资产规模。企业追求的是扩大资产规模从而可以从银行获得更多的贷款。市值无法体现,企业家也不关心。
项兵认为这样的情况在制造业表现明显,他说:“微波炉生产NO.1,拉链生产NO.1,纽扣生产NO.1,产量实现了,有多大的意义?成本和产量都是NO.1,销售额却少得可怜,利润回报连资金成本都赚不回来,员工的工资第一年和10年、15年以前没有任何提高,难道这是中国制造企业的梦想?”
项兵说,“我不希望这么多企业都是一个思维,同质化思维到了极限,这是我不想看到的。过去那个为之而奋斗的目标太狭隘了,杀遍所有对手,自己奄奄一息。”
作为中国最早研究海外资本市场市值的专家,朱武祥认为全流通的实现,市值的意义才得以充分体现,不同行业的不同公司都可以统一地用市值来评价。
在市值这个标杆下,高科技企业不一定市值高;低科技企业不一定市值低。美国公司市值大佬包括了高科技公司微软,金融巨头花旗,也有像GE这样的多元化常青树、“低科技”公司宝洁和沃尔玛。市值标杆下,企业家不再以销售收入比大小,而是以市值分高下。比如说,微软资产账面值为通用汽车公司9%,销售额为其8%,股票市值却为通用汽车的9倍。如果按照账面价值换股:10股微软=1股通用汽车,按照市值换股,10股通用汽车=1股微软。你会认同哪个等式呢?
市值时代,企业首要关心的是内在价值和盈利。上市公司的经营与公司治理不断改善,业绩充分释放,实质性重组代替了此前的财务重组。以央企为代表的资产整合、资产注入成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正是为什么今天的A股市场上,大股东纷纷把最优质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沪东重机变身中国船舶,股价就从30元一路上涨至如今的200多元。
成长的含金量被放大,谁拥有未来谁就拥有现在。阿里巴巴是2007年互联网最闪亮的明星,虽然利润还只有3个多亿人民币,但市值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经营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如家市盈率高达上百倍。国内风电行业的龙头金风科技上市第一天就突破了百元大关,700多亿市值对应的是20多亿的销售额。因为投资者相信,2010年之前是风电行业的超常规发展阶段,金风科技将借助资本市场和管理团队等优势成为行业超常规发展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