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中国企业需要新视野

[类别:战略前沿] [更新:05-02 11:11:55] [浏览:6625 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企业缺乏产业整合,产业集中度低。

    [案例]大钢铁产业与小钢铁企业

    我国生产近5亿吨钢铁,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然而,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2006年,世界级钢厂竞争力最新排名显示,中国钢铁企业的排名普遍下降,这与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有很大关系。有资料显示,2005年欧盟15国前7家钢企产量占欧盟钢总产量87.46%;日本前4家钢企产量占日本钢总产量74.29%;韩国前2家钢企产量占韩国钢总产量79.80%。而2006年上半年我国粗钢年产量大于500万吨的17家大企业,粗钢产量合计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46.33%,比2005年同期下降1.77个百分点。

www.liushuye.com

    在国际钢铁购并重组如火如荼的时刻,中国钢铁业集中度不升反降。2006年最大的10家钢企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下降到32.48%。其中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宝钢2006年产钢2253万吨,仅占国内总产量的5.3%。集中度低下导致低水平重复竞争严重,市场竞争秩序混乱,波动幅度大。各个企业往往无力加强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这不仅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而且还会危及行业自身的发展。

    我们生产了全球1/3以上的钢铁,然而没有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为什么不能产生中国的米塔尔?

    我们有近20家有一定规模的轿车企业,生产了全球数量第二多的汽车,但是没有在全球发挥主导作用的企业。在全球33个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中仅有一汽和上汽分别居第28位和30位。我们为什么形成不了世界级的轿车公司?

    我国内地电子电器电脑办公设备产业规模世界最大,为什么没有进入世界500大的企业?

    我国内地生产了全球约一半的水泥,但是世界最大并主导水泥发展的企业是法国的拉法基公司。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全球公司在全球范围吸纳整合资源时,我们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还没有完成市场化改革,由于条块分割导致资源割据。对国内资源尚且不能吸纳整合的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公司挟全球资源的竞争?

    我们应当通过参与外资并购和自主并购,加快产业的重组。同时通过走出去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从而打造具有产业影响力的一批大企业集团。

    我国各个产业的龙头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的大型企业集团应当充当其所在产业的系统集成者,积极推进我国产业重组。当前特别应当加快钢铁、汽车、装备工业的重组,支持那些具有全球经营战略、完善的公司治理和管理结构以及全球责任理念的龙头企业,跨地区跨部门并购同产业的其他企业。与此同时,也应当允许来自国外的具有全球责任理念的全球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并购。通过外资企业并购促进竞争,使我国企业就近学习跨国并购,积累经验。

    我们应当研究外资并购带来的风险,例如某些行业出现市场集中度提高,进而造成垄断的问题。但是我们更应该研究外资并购带来的机遇,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外资并购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外资并购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减排,节省土地资源,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企业重组,推动产业集中,提升中国企业和产业全球竞争力。总之,有利于我们利用跨国公司带来的全球资源。

    中国企业怎样加强全球竞争力

    中国欧盟商会会长伍德克

    如何加强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是通过商品的买卖吗?还是通过收购一些已经非常出名的企业呢?比如说像中国石油、中石化,他们就是通过收购油田资源性的产品扩大它在全球的竞争力。但是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其实买一个公司或者收购一家公司的时候,你会遇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挑战,因为你买的是一家完全不同的企业,它有不同的文化,有很多的管理技能,以及包括沟通的技能、整个管理层的能力都需要进行这种调整。所以,通过收购一家已有的公司,的确能够进入到那个市场,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遇到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与此同时,要让中国企业变得更加全球化,应该更多地邀请外国公司进入到中国来。也就是说,如果中国这些企业在中国国内保持了他们的竞争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其实也在帮助这些中国企业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全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其实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要避免“被边缘化”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

    全球公司将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大课题。我们应该看到全球公司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运用,冷战格局的结束,以及由这两个因素推动的市场拓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为这种新趋势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也知道,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www.liushuye.com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了,所以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已经很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全球公司的出现,将会对民主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企业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是不是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呢?这是不能回避的。

    好比一个拳击场上,有一个重量级的拳手和轻量级的拳手同台竞技,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的企业来讲,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发展,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使大家能够公平地竞争等等。

    别提“创造”了,先做好“制造”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司长陈全生

    前一段时间,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我不是很同意这个说法。什么原因?我们搞改革开放搞了多少年?30年。确定市场体制在1992、1993年。加入WTO才六七年。这么短短的时间就已经变成“制造业加工厂”或者“全世界的加工厂”也好,能不能成还不知道呢?是不是全世界都是中国制造时代,你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呢,你达到这个程度时,咱们再说变成创造时代。

    中国制造时代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就是全世界的水平,中国制造业的标准就是全世界制造业标准,应该先把这件事情搞好。

上一页  [1] [2]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