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并购要成为企业成长的灵丹妙药,还须管理做药引子

[类别:战略前沿] [更新:05-02 11:27:48] [浏览:6588 次]

    地产黑马超速脱缰

    盲目扩张是渗入中国企业家骨子里的冲动,是中国企业挥之不去的一大顽疾,今天甚至未来可能还会有众多企业罹患。知名房地产中介创辉租售前不久遭遇“崩盘”危机,就源于此前两三年的规模盲目扩张。说起盲目扩张者,我们自然会想到孙宏斌。

    1994年3月,孙宏斌怀揣柳传志借给他的50万元,到天津创办顺驰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2000年8月,顺驰击败众多对手,以1.72亿元的价格拿下天津的两个热门地块,轰动津门。

www.liushuye.com

    从2000年到2003年,顺驰在天津相继开出了60家连锁店,几乎覆盖了整个天津市场。从2003年9月到2004年8月间,顺驰旋风般跑马全国,得到“天价制造者”的雅号。2003年,顺驰实现销售额45亿元。

    但是2004年3月到5月之间,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使房地产业的冬天突然降临。楼市销售量急速萎缩,银行放款速度迅速减慢,顺驰的资金链骤然绷紧。2006年初,媒体曝光,顺驰拖欠的土地费用加上银行贷款余额,总计46亿元。此后,孙宏斌低价出让了顺驰的股权,高速奔驰的黑马脱缰倒下。

    在王璞看来,太渴望成功高度的个人,太依赖宏观调控的行业,导致了孙宏斌和他的顺驰不是在瞬间爆发,就是在瞬间死亡。

    顺驰的倒下重复了中国企业一再上演的错误:战略目标设定过高,不切实际,贪大求快,最终在高速膨胀中迷失自我,暴露出众多管理短板。

    顺驰的商业模式存在致命缺陷,利润率过低,抗风险能力极弱。其“快速拿地、快速开工、快速销售、快速回报”的“四快”模式里,只有“快速拿地”做到了,在十几个城市同时开花,资金负债率高,一旦银行要收回贷款,资金链断裂,企业马上就停止运转。

    授权不当也是顺驰失败的重要原因—总部过分放权给地区公司,地区公司可以任意买地,可以自己随意决策;授权什么,管住什么,放开什么都没弄清楚。

    附文:

    失败者的贡献

    失败者是先行者、探路者,他们更应该被人尊敬。

    TCL这两年因国际化不利而屡遭指责,但它的具体实践,以及进军国际化遇到的种种难题,都是留给其他中国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史玉柱被比作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巨人集团倒坍之后,史玉柱坦陈自己是多元化的受害者,这也给当时的民营企业多元化扩张敲响了警钟。如今史玉柱只专注于网络游戏,不再理会诱惑。在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事件中,虽然没有绝对的失败者,但从改革开放至今,这类合资企业的利益纠纷不断发生,应该遵从怎样的商业规则,中国企业要怎样去争取主动权,用市场换资金、换技术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冷静思考。

    附文:

    30年中国企业的4大显性变化

    盘点30年的过程中,《经理人》发现,就普遍性而言,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变化—

    市场意识。1985年,著名的“张瑞敏砸冰箱事件”,既可视为中国企业质量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初具市场意识的写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张瑞敏领导下的海尔已成为中国企业界的标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意识,也在中国各类企业深入人心。

    品牌意识。从完全没有品牌理念到倾力打造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中国企业的成长史,亦是品牌理念不断深化的过程。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对品牌的理解仅停留在品牌传播方面。如今,体系化的品牌运作,已被中国企业视为打造长青基业的重要法宝。

    现代企业管理意识。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已被中国企业界普遍接受,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已能将西方的标准化管理与中国的特色文化相结合,孕育出富有独特魅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30年来,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怀疑、迷惘、争锋到全面接受,为中国企业全面接轨世界奠定了基础。

    服务意识。优良的、精细化的服务,不仅成为携程、如家等服务企业的成功法则,也成为海尔、联想等现代企业市场竞争的利器。

上一页  [1] [2] 


《并购要成为企业成长的灵丹妙药,还须管理做药引子》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