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盘点中国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类别:战略前沿] [更新:05-02 11:11:55] [浏览:6301 次]

    1、技术方面:虽然,从对外来技术消化和吸引的角度讲,中国企业的进步巨大,但如果是说到真正意义上的原创,那就要囊中羞涩了。不要说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就是在堂堂的中国五百强中,又有几人能拿得出一项、一个能引领全球同行的技术和产品?虽然创新几乎是所有中国企业高扬的精神和文化,但中国企业最擅长的创新莫过于将“沙宣”改成“沙宜”之类的雕虫小技。

    2、质量方面:过去因为是计划经济,工厂只是生产单位,没有赢利的压力,加上革命年代的人们还比较单纯,所以,产品质量基本还是说得过去的,起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很少。现在不一样了,这种半吊子的市场经济,企业赢利的动力有了,但必要的竞争规则却严重缺失,于是,产品质量每况愈下,假冒伪劣比比皆是,并且早已经走出国门,冲向了世界。

    3、营销方面:以我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感觉,中国企业在营销上的最大、最常见、最持久、台面上的进步就是广告和价格战,特别是广告,靠基本没有美感的广告的狂轰滥炸,去忽悠不成熟的中国消费者;台面下的进步则是知道使用回扣、佣金、中介费、信息费等名目。

    4、管理方面:表面看,中国企业的管理似乎与欧美同步。最新的名词、最新的观念、各种各样的管理论坛、讲座、杂志、专业网站、报纸、电视节目、MBA、EMBA、商学院等蔚为大观,热闹非凡,欧美有的,中国企业一个都不会少;欧美没有的,中国企业自以为独创的,五花八门一大堆。实际上,中国企业最多略知了现代管理的一点皮毛,骨子里头从就没有脱离过几千年老板与伙计、主人与奴才、忠臣与奸臣的老套。

    5、成本方面:由于是自负盈亏,中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看似有了不少的长进,甚至是放在了第一位,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靠正道来降低成本的企业很少,如技术改革、利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降耗、管理创新、流程重组、提高劳动生产率、集约式经营等。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把控制成本的脑筋用在了如何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克扣员工工资金、偷税漏税上。

    6、人力方面:改革开放前,实质上讲,公有企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虽然也是虚的,当家不作主,但由于公有企业没有用人自主权,员工至少有基本的职业安全感、公平感。改革开放后,公有企业有用人自主权了,但相关的管理、监督、考核机制没有跟上去,负责人与民营企业的老板无异。凡事领导一人说了算,员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处没捞着一星半点,反倒连原来的安全感、公平感也丧失殆尽。至于民营企业的人力管理,看看前面的4就无需赘言了。

    7、文化方面:原来的中国企业不讲文化,只讲政治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现在改头换面了,改叫企业文化了,但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继续两个字“忽悠”。浏览一下中国企业的所谓文化,首先映入眼帘的,千篇一律的,千企一面的是团队和奉献。何谓团队?就是你不能有不同意志,你要无条件地服从领导,你不能有个性,你凡事得学会忍;何谓奉献?就是你得多干活,你除了老板的利益不能有自己的私利,你不能向老板要求加班工资。

    其他诸如财务、生产、采购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大致如此。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三十年,若撇开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吃廉价劳动力的饭、吃资源的饭、吃污染的饭、吃子孙后代的饭等因素不谈,中国企业的进步几近于零,甚至是不进反退。

    市场时代、全球化时代,国家竞争力或话语权的根本还在于企业的竞争力。三十年过去了,中国企业取得的进步是如此的小,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是如此的弱,试问,我们凭什么在大国竞争中去主张自已的权利?当然,中国企业的问题决不单纯是一个企业的问题,它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文化和经济管理体制、甚至政治体制的影响决不可小觑。这些都应是一切关心中国社会进步的人们所应关注的大问题、根本问题,决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

www.liushuye.com

    注:本文所讲的中国企业,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企业,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肯定算得上。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