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如何打造凉茶业的百事可乐

[类别:竞争发展] [更新:05-02 11:20:54] [浏览:6418 次]

www.liushuye.com

    和其正。和其正以大规模的广告运动推广“清火气,养元气”,不但未能使自己获得有效的区隔,反而更加巩固了王老吉的强势地位。表面上,“养元气”是一个新的概念,与王老吉有所区分。然而,从心智的角度看,喝王老吉有伤元气了吗?没有感觉。进一步讲,“养元气”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说不清,更难以感知。如此,想通过“清火气,养元气”来表明其附有“养元气”的作用、更胜王老吉单一“去火”功能一筹的逻辑,显然无法成立。之后和其正推出了“中国凉茶”概念。要是进军国际市场,这个概念还有价值,然而在国内市场,在顾客的心智中,正宗凉茶在广东,“中国凉茶”这一虚张声势的口号就不但毫无攻击力,反而激起了不满之情。接下来和其正推出了大瓶装,诉求“做人要大气”、“大瓶更尽兴”,使得战略更加零乱。从市场表现看,其瓶装取得一些市场,特别是小瓶装,因低价、方便携带而找到一个空当,但恰巧“王老吉还有盒装”,抢占了低价及家庭消费市场,同时和其正拥有多种品项无法集中,仅剩的瓶装易携带的优势难以让和其正有太大的突破。

    顺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创意。顺是所有人内心的渴求,然而创意仅仅是创意,它同样无法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从企业的角度看,人喝了凉茶就可以清火气,于是气顺心顺,之后就一顺百顺——“喝了顺牌凉茶,今天特别顺”——这是典型的自内而外的思维方式。定位论的著名论断是,营销战略的得来是由外而内、自下而上的,在办公室里找不到具有竞争优势的定位。虽然顺牌凉茶经过大规模的推广知名度迅速提升,然而并没有实质性的竞争差异优势,在心智中无法与竞争对手相区隔,只是徒有其名简单地存在着,成为又一个“货品化”的牺牲品。

    潘高寿。潘高寿提出“清润少点甜”,针对王老吉的偏甜味进行攻击,有所差异,但还不是王老吉的要害,而“清润”概念模糊,无法形成杀伤力,从而给消费者足够的选购理由。

    万吉乐。

万吉乐搬来了百事可乐的模式,以蓝色包装与王老吉的红对立,以“淡爽不上火”攻击王老吉的偏甜味,并拣起了邓老刚刚放下的“新一代防上火的饮料”主张。正如上述分析邓老品牌时所说,此举缺乏顾客心智基础,即使改变了配方,也无法支持“新一代”的战略。“淡爽”如同潘高寿,击中的并非王老吉的致命弱点;“不上火”则摔在了王老吉的强势上,所以对立只是表面的,实质上变成了略有差异的跟随者。更糟糕的是它的名字还带有一个“吉”字,这无疑是提醒消费者,别忘了王老吉才是正宗哦!

    念慈庵润饮料。与潘高寿犯的错误大抵相同。什么叫润饮料呢?宽泛的概念等同虚空,无法在心智中占据相应位置。

    上清饮。经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这一品牌的问题所在,看看其广告语就知道了:开始是“就是不上火”,后来变成“好喝不上火”,有哪一个说到点子上呢?又一个糟糕的跟随战略!

    白云山。白云山将王老吉广为宣传的五个极易上火的场景中舍弃四个,分化出“熬夜”市场来,然而“熬夜”上火原因和其它情形的上火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用白云山更有效的理由又是什么?心智拒绝复杂的证明。

    春和堂。从“有我就不能发火”到“健健康康春和堂”,都是失败的战略,不用多说。

    还有三九下火王、椰树吓火(原为“下火”,因注册不成功改为“吓火”)。这两个是最为典型的跟风现象。三九是知名的制药企业,椰树占据了心智中椰汁的认知。它们的产品、广告语都尽可能模仿王老吉,如椰树吓火的“怕上火,喝吓火”,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以为此举可以轻松带来额外的收获。这些都会极大地束缚品牌的成长。当然,短期内,在本地则因为本地品牌、知名品牌和渠道优势表现为初期的成功。但走出本地到竞争激烈的市场,则马上败北。

www.liushuye.com

    在王老吉刚重新定位大获成功之时,生地王也采取完全混淆视听的跟风策略,“怕上火,喝生地王”,然而不多久,就从市场上消失了。

    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分化趋势并运用对立性战略

    跟风无法打造品牌。纵观以上各个品牌,基本上都是采取跟风的策略。这是企业最常见的行动,以为跟随领导者的做法更安全。事实上,跟随完全没有出路,跟随就是最大的风险。它们的做法只会强化了领先品牌的认知,虽然品类逐渐拓大,自己却收获甚微。目前所有跟进的凉茶品牌都没有真正抓住要领,从根本上提出与王老吉不同的主张,所以无法取得有效的区隔,致使凉茶老二位置迟迟未曾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定位论从无数商战案例与实践中总结出,强势品牌产生自分化。分化是自然界最伟大的推动力,同样也是商业界最伟大的推动力。分化使得世界多姿多彩,分化使得后来者有成功的机会。而最大的分化,就存在于“二元法则”之中。

    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定位论中的“二元法则”与“对立法则”是一对同胞法则。对立在消费者心智中是明显而强有力的分化。简单地说,市场中同一品类的消费者会分成两个群体,一个群体倾向于选择领导者,另一个群体则不愿意选择领导者,并且通常选择与领导者对立的产品。处于品类第二位的品牌获得了成功,甚至战胜领导者,毫无例外都是因为第二位品牌使用了“做对立面”的战略。

如奇瑞QQ用时尚、活力、现代的概念,将奥拓定义成老旧、过时、缺乏活力,一举成为小型经济型轿车的代表。

    与领导品牌对着干是成为强势第二品牌的不二法门,如果你并没有这样做而暂时坐上了第二把交椅,那么就给后起之秀留下了有朝一日将你掀翻在地的机会。如美国斯科普漱口液以“口味好”攻击李施德林的“满口药味”,而将原排行第二的强生米克林漱口液逐出了市场。

    三十六计说:“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一厢情愿的战略难以奏效。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打造凉茶“百事可乐”的正确途径就在于“二元法则”和“对立法则”的运用。越是强大的品牌,其软肋也越发明显。品牌越强大,市场就越需要替代者出现。领导者的致命弱点(“阴”)就隐藏在其强势(“阳”)之中。

    那么,王老吉的强势在哪里呢?

    显而易见,由苦成甜,改变“药饮”身份,从药房成功走向大众市场,成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突破了地域限制,一举成为凉茶第一品牌并打败在中国的可口可乐。这是王老吉的成功路径,是其强势所在,也是其致命弱点所在,更是凉茶“百事可乐”得以诞生的机遇之所在。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根本,把握凉茶分化的规律,站在王老吉的对立面,打造凉茶“百事可乐”才能成为现实!

上一页  [1] [2]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