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Mary抱着一大堆资料,从总经理办公室旋风一样跑出来,一屁股跌坐在座位上:“天哪,这么多的活,啥时候是个尽头?”
这种场景总是像针一样刺在一桌之隔的Cherry的心上。她无奈地想:真是白天不懂夜的黑啊——Cherry被闲置在目前的岗位上已有两个月,还真想找些事来做做,至少时间可以打发得快一点。
不得不承认,被闲置是一种糟糕至极的职场处境,令人度日如年,备感煎熬。
无论是刚毕业进入职场的“菜鸟”,还是久经职场经验老到的“资深”人士,都有可能遭遇“被闲置”。专家认为,“被闲置”总是事出有因,有时是对人,有时是对事,分清其中区别,当事者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被闲置”前,Cherry曾是这家公司的业务经理,领导很看重她。去年公司决定在江苏开设分公司时,她被认为是不二人选。
当时,28岁的Cherry结了婚,但没孩子,她想打一个漂亮仗后,可以理直气壮地请长假生孩子。直到今年四月,她都在南京和杭州之间不断往返,从办公地址的选定到人员的招聘,Cherry的做法都得到了总公司的肯定。她承认,这是花钱都买不到的经历。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公司正常运转不久后,由于一时间看不到效益,短视的投资方并不看好市场,强硬地做出撤资决定。事实上,Cherry所从事的行业,至少投入要长达两年,才能看到回报。
回来后,她才发现一切物是人非。她原来的位置早已被人顶替。而放眼望去,全公司没有中层位置的空缺。领导也是左右为难——无奈之下,做出了“不设职务、薪资照发”的决定。而她的座位,就在繁忙的业务部隔壁。
Cherry的内心像打翻五味瓶,无比委屈。有一阵子,她觉得自己需要看心理医生。后来,她的一位朋友点醒了她:如果是因为领导对你有成见,把你闲置,你应该选择离开,但事实是这样吗?
Cherry认为很有道理。她试着主动找领导沟通,当然,目的并不是立刻获得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而是要确认,领导是不是还认可她的价值。领导也很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让Cherry打消顾虑,关于江苏分公司的草草收场,领导对她只有肯定,没有怪罪。
现在,Cherry慢慢接受了“被闲置”的处境。她觉得领导对她还是有期待的,她愿意等待新的转机。如果没有,她会做辞职打算。她给自己的期限是再等两个月。
外派一年回来后,公司没有适合她的位置了
和Cherry的遭遇比起来,在某国企做办公室工作的陈允冲感觉自己“悲惨”多了。六年前的一次单位体检,显示他是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他的“被闲置”生涯就开始了。
起初,领导不派他出差的活,他还以为是领导照顾他,心存感激。后来,他无意中经过主任办公室,听主任在说:“尽量不要跟他一起出差,同吃同睡,容易传染。”陈允冲一听,如五雷轰顶。
后来,他渐渐发现,主任交代给他的事情越来越少。更离奇的是,他有一回到主任办公室打了个长途后,主任用酒精棉球把听筒擦了足足有五分钟。
其实,陈允冲这种病毒携带状况,只要不是血液体液的直接接触,是不会传染的。显然,领导对他的病情有所误解。令陈允冲尴尬的是,这种事情又不能当面去解释。
现在,陈允冲基本处于无事可干的境地。领导不能以“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由解雇他,他也不想辞职,毕竟现在单位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他调整好心态,给自己立了两条原则:对主任不主动(避免主任生厌),对工作不逃避(避免主任拿他工作态度说事儿)。
不久后,他自己在外面成立了个婚庆公司。由于做过国企办公室工作,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婚庆公司的业务还不错。
面对领导的故意闲置,他要求自己“不主动、不逃避”
相对说来,刚毕业的大**在进入职场之初,遭遇“被闲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种“被闲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角色转换的不流畅而导致。
www.liushuye.com马琳琳大学毕业后,便来到杭州某公司上班。她是家中独女,从未独自生活过,她的父母从台州跟随到杭州,帮她租好房子,买好一切生活必需品,留下母亲照顾她的日常起居。
第一天下班到家,马妈妈发现女儿心情不错,原来报到第一天,同事们都不忙,还有空招呼她一起去吃饭。第二天下班到家,马琳琳却很不开心,原来那天大家都很忙,无暇顾及她,她觉得受了冷落。第三天回来,情绪还是很低落,原来领导不布置具体任务,只是让她看书学习。她很困惑,在一群忙碌的同事中间,没事可干的她,感觉就是个多余的人。
事实上,马琳琳的这种状态颇具代表性。一方面,他们并没有熟练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另一方面,如何与同事进行正确有效的沟通也是一道难题,因此,他们必然面对工作上的被动状态,进而产生焦虑情绪,认为自己“被闲置”了。
如今已被单位新人尊称为“老师”的章习龙,手下也正带着一个刚进公司的新人。他坦言,从刚进职场,到正式进入工作角色,必定有一个“被闲置”的过程,毕竟每个职员都是独立的个体,老员工没有义务照顾新员工的情绪。他认为,面对“被闲置”,抱怨和沮丧无济于事,新人应该利用这段时间,观察和学习,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尽快掌握工作技能,这才是上上道。
(本文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庄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