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办公室炮灰的诞生与自救之策

[类别:人际关系] [更新:05-03 22:20:02] [浏览:6441 次]

  炮灰即Cannon Fodder,比喻为被强迫参加非正义战争去送命的士兵。在职场意为在现实激烈竞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或者组织,或者在利益分配过程中被无视的个体或者组织的无畏牺牲者。炮灰有许多同意词:“做分母的”、“穿小鞋的”、“替罪羊”、“冤大头”、“垫背的”、“出局的”,而且越往后其程度越重。

  从这个定义可以知道,炮灰之广无处不在。公务员考试2009年的成功率是1.29%,可知“出灰率”是相当高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刚进企业,不把“老江湖”当盘菜,结果频频被穿小鞋;与作为裁判的顶头上司混得太水乳交融,最后不知觉做了替罪羊;在职场爱抢上司风头终变冤大头;当局者最后一搏时殃及池鱼而制造一批垫背的;前任领导的宠臣,到了下任领导,被冰封出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博弈,在博弈的过程中,有人是主角,有人就永远跑龙套;还有的在博弈过程中败阵而出局。总之,有博弈的地方就会有炮弹与炮灰。

  一起看看炮灰的诞生与自救之策。

  Ⅰ型炮灰:主动把自己炼成牺牲者

  说起来很难相信,有些人一进职场就寻死觅活地想要做炮灰,仿佛这就是指派的任务。这些人时时刻刻都以“炮灰”自居,他们总是给人一副“谁都在欺负我”的样子。我就有这样一个朋友,他在一所学校工作,每次见到我都会诉说自己的不公平遭遇:“领导就是故意把课给我安排在了那一天,就嫌我那天有兼职”、“我打听了,给我发的奖金是最低的”、“我就是不让他们好过,我就把这些课占着”、“我受够了,感觉他们都在欺负老实人”、“你看如果我辞职会怎么样”……

  面对朋友的炮灰自居,我都无言以对,只感觉“他怎么这么不幸!”其实,真如人们所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之后就是“可恨之人定会有可怜之果”。想想看,如果这样一个总是抱怨连天的人在你的周围,你会怎么对待他。周围的人慢慢就习惯于把他当炮灰了——“反正把他当炮灰还是不当炮灰成本都是一样的”。于是,炮灰型人才活生生地给自己制造了一圈把其定位成专职炮灰的人。

  在职场,相信这种炮灰型人才并不在少数。他们以“绝不做炮灰”为信条,义无反顾地走向炮灰之路。反思一下自己,想想看自己有没有对同事有感激之情;自己从同事那里都收获了什么样的支持与帮助;你如果离开目前的岗位,同事与领导会如何看。通过这些反思,你可能就会知道,其实别人的存在不是用来坑害你的,更多时候是在帮助你成长的。当有了这样的积极心态,以一种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时,积极的东西也会多起来。

  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假如你相信我是一个著名的职业心理学家,而且相信我掌握一种预测人未来成就状态的理论与方法。那么,我如果告诉你“你将来没什么大出息”,你听后可能会很沮丧——然后就缺乏了进取的勇气与激情——然后就失去许多成长的机会——于是就真的碌碌无为——于是,你就真的相信我是活神仙了。当然,反过来积极的预言也会得到应验。所以,当你在职场以一种更积极的预期去过职场生涯时,你会获得更多积极的价值实现。

  Ⅱ型炮灰:原来我是想当炮弹的

  职场炮灰的第二种类型是以炮弹为使命,却最终成为炮灰。这脱胎于一个职场规则:职场混迹的过程中一定要发现谁是炮灰,否则你就是。真的就像这个世界有时候的样子:我每次去广州、深圳出差,总有“智者”谆谆告诫:“在广州、深圳需要有看谁都像是贼的准备,才可以不被偷。”于是,这种防害心态练就一副炮弹架势。

  具体的表现就是,许多能干的职场人以攻为守,时时处处都以发现炮灰为终极追求。

  小林与小王是一年前一起进单位的大学生。小林做事低调,而且很喜欢做自己的工作,因此工作做得很出色,只是他不善于表功,所以经常更多从工作中得到的只是“自身的锻炼”。而小王就大不同,他在与小林一起合作时,总是能“发现”更轻松的工作内容,但是,面对领导时小王总是能把两人的工作表达成像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而且小王总是在领导在场的时候,表现得积极主动,仿佛单位的工作都是他一个人干的:经常会扛着水桶经过领导开着门的办公室,经常会在领导经过的时候大声说“这个事情虽然很麻烦,但我一定做好”,经常充当领导的“眼线”溜进领导办公室密谈,经常对同事说“有什么事情就找我”却从来在需要他帮忙的时候“非常忙”……

www.liushuye.com

  小王的这种行为,不仅小林,单位与小王接触过的人都心知肚明,只有小王自己还以为自己拥有职场金刚钻。只是小王渐渐发现,没有人再愿意与他合作了,只要大家有一起合作完成的工作,宁愿一个人完成也不愿与小王合作。也没有人再把他放在自己的人际圈里了,大家聚会都借故不带小王。自然,领导奇怪地发现,他从小王那儿得到的关于下属的信息都是负面的,好像都没有一个好人似的。于是,领导认为这个眼线已经没有价值了,于是暗示小王“以后还是工作期间来汇报工作好点啊”。

  小王以做炮弹的架势却成为炮灰的结果,这是一种必然。炮弹毕竟不像“飞去来器”打了人还能原样收回,真的炮弹打过一次就成炮灰,职场炮弹打的地方和次数太多了,也只能沦为炮灰。

  当然有时做炮弹可能并非斯人主动,有时真的有想攻击之物。比如新来的HRD是董事长朋友的女儿,每天上班的工作是八卦世界奇闻,还对人颐指气使,更可气的是,大家都还来巴结她。于是每天辛苦工作的你既得不到同事应有的尊重,又要受关系户显赫地位的刺激,顿觉天下不公。类似的不公平还有:每次出外勤都是你去穷乡僻壤,而老板的亲信们总是去繁华大城市;公司平均加薪8%,你只加了5%;被提升的那个人明明还没有你能干……于是,“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你开始与不公平的事物为敌,以为自己不会是“一个人在战斗”,一定会有盟友来支援。结果,在你的带领下,大家都义愤填膺准备跟着你大干一场。只是当你真的冲上阵的时候,发现大家都隐身而去,然后你独独成了靶子被射得千疮百孔,俨然一副炮灰样儿。

  关于这种Ⅱ型炮灰,如果是主动做炮弹类型的,基本没什么解药。因为当事人并没有自觉性,而且估计在做炮弹的时候得到的甜头还不少,自然缺少改变的动机了。而当其一旦沦为炮灰,基本上也就没什么翻身的机会了。只有一点可以反省一下:在职场你是否把别人(尤其是与自己资历相同的同事)都当傻瓜?如果有,而且如果你的IQ没有达到160以上,那么还是需要有所改变,职场钻营的动机需要收敛一些,并且最好改钻营为协同合作的努力。

  职场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源就是同盟军。岳飞同志在职场对谁都攻击,说别人怕死、腐败、无能,最后被下狱时,竟然没有当权的同僚为他求情。所以,在职场混还是要学习张居正,无论何时都有人为他说话,而且为他说话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而对于Ⅱ型里的被动攻击型,需要更清醒地看世界,要知道世界就是不公平的,“speak up for your own right(站出来捍卫权利”这样的壮举需要有丰富的群众基础以及领导者基础才可以。

  Ⅲ型炮灰:就是因为知道得太多

  成为职场炮灰的第三种类型就是“你知道得太多了”。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后面会接上什么。在职场,信息就是权力和权利。因此许多人职场混迹的原则就是高度敏锐地捕抓“内幕”。比如,管理者往往会培养几个“线人”来了解下面员工或下一级管理者的心思与动向,下层员工则总是关注着从领导办公室出来的人。但因为这种信息渠道的不正规,往往使得这个渠道里的信息变得“小道化”。而信息小道化之后,往往会被不由自主地演绎,因为每个信息传递都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与权利,为信息附加了新内容。

[1] [2]  下一页


《办公室炮灰的诞生与自救之策》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