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留意日常沟通的14个句型

[类别:人际关系] [更新:05-02 11:27:27] [浏览:6141 次]

  有些话你肯定经常会听到,也可能经常会说到,但司空见惯未必就经得起深究。在这些语句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成长秘密?

  在公司的日常沟通中,有一些经常可以听到的语句,归纳这些语句,可以得出十四个常见的句型。这十四个句型,可以透视出一个人的信念。

  从一线管理的角度说,留意这些句型就是关注自己和团队成员的信念系统;从一线代表的角度说,留意这些句型也会促进你检省自己的业务信念。“留意”是一个很有威力的动作,只有先留意到,你才会去分析、判断、改进。

  句型1:“公司应该……”

  很多人在平时沟通的时候总是“公司”个不停,比如“公司”应该规定好什么什么,“公司”总是怎么怎么,“公司”从来不管员工的实际情况等等。

  每到一个新团队,听到这些话的第一反应就是问:“公司是谁?”

  对这个问题的反应有很多种。在我的坚持下,最后总能够听到具体的人名。然后我直接了当给对方建议:找当事人说话!然后,你会发现很多犹疑甚至抗拒,于是再次鼓励:“你担心什么?”

  只要这样反复几次,沟通的质量就会有一定的改变。

  句型2:“我没法……”

  沟通中常遇到的另一种句型是我没法怎么怎么样,比如“这样的预算我没法做”,“这样的指标叫人没法做”,“这样的政策我没法做”等等。

  领导通常的反应是:(1)是你没办法,还是尚未找到办法?(2)是你没办法,还是其他人也没办法?

  如果是第一种,那就赶紧去找办法吧!如果是第二种的话,又有两个选择:

  a.取消这项计划或任务——往往连人也一起取消了——如果相信你的说法;

  b.如果不相信你的说法,那就换一个人再试试。

  所以,你希望是哪个选项?

  句型3:“你放心,我会尽力的……”

  用这样的句型让领导放心?才怪!

  前半句“你放心”的言下之意是:(1)领导的担心是多余的;(2)领导的过问其实是对我的不放心、不信任。如果你真正到了可以让领导放心的水平,已经用不着言语;如果还没有达到,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况且,你话中还有对领导过问的不耐和隐含的抱怨!

  后半句“我会尽力的”也是怪怪的,似乎在表决心,又像是前半句的注解。留给听的人两个选择:(1)相信你会尽力,但是可能你的能力有限;(2)不相信你真正能够尽力,因为无论如何,他很难衡量最后你到底尽力了没有。

  所以,最好还是说清楚你会怎么做,这才是让领导放心的捷径。当然,如果你说不清楚,就更不要用这个的句型了。

  反过来说,在这之前你尽力了吗?如果是,你就是这个水准吗?如果不是,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接下来你会尽力?

  句型4:“我没时间……”

  没时间做某事的另一个意思,或者更准确的表述是:这件事不重要,起码没有我手头正在忙的事情重要。

  问题是你忙什么?更重要的是你贡献了什么?衡量你的贡献不是看“苦劳”,而是对于别人的价值——从上级领导(对内)或者从客户(对外)这两个角度来看,你的产出才是真正的产出!

  忙碌不等于你就有紧迫感,区分的办法是看推动你忙碌的动力:是焦虑?是沮丧?是愤怒?还是志在必得的决心??

  如果因为忙碌,没有去做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如果因为忙碌,来不及去做成功必须要做的事情——这就是最不划算的忙碌了。所以,当你很忙的时候,就需要留意了:不要忙着远离成功。

  记住:少可能就是多,小可能就是大。

  句型5:“我们这些人就是不会说……”

  没错,只说不干的人让人生厌,但这不是不说的理由。你可以选择不说,但是你不能不会说。在某种意义上,不会说的人也未必会做,而不会做的人也不可能真正会说。

  有点像绕口令,只是强调一点:你可以不想说,但是不可以不会说。

  首先,使用这种句型的人要留意“我们”这两个字。除了你自己“不会说”,你还指谁?

www.liushuye.com

  其次,当你说“不会说”的时候,其实你很会说——你或许在暗示你是脚踏实地干活的人,而不同于只是坐在那儿写报告或到处炫耀自己功劳的人。

  当然,你也可以辩解:“胡说!我是实事求是地检讨自己的不足”。要是这样的话,请问这种句型你已经使用多少遍了?在说过这句话之后,你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进自己说的技巧?

  你可能又会说:“我不想成为只会说的人,也不想提高什么说的技巧,有时间还不如做点什么呢。”注意到自己在说什么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反反复复地重复这个句型?

  句型6:“干嘛这么累呢?”

  很多年前,看到一位同事在领导面前很放松,那架势对待领导就像对待老同学一样,我就找机会跟他说:领导就是领导,不管对方让你多放松,他还是领导。

  “干嘛这么累呢?”这是他的正式回应,很不以为然。我当时也说服不了他,虽然心里认为领导和同学、朋友不一样。没过多久,可以料想的,他和领导的沟通出现问题,继而很痛苦,当然也很累,可能更累。

  平时工作,当没有人催促、没有截至日期,能让自己不累的时候,很多人果真就选择不累,“干嘛这么累呢?”。可是,结果你可能会更累。?

  成功是累人的,不成功更累人,这就是生活。

  干嘛这么累呢?这就是原因。

  句型7:“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可是……”

  这样的句型通常出现在劝告的对话中。如果出现在绩效面谈中,可能会变成:“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是我的市场情况不一样。”;或者演变成沉默者的心里独白:“这谁不知道?我要是领导也会这么说。”

  这是你觉得对方说得对的时候,如果觉得不对,你大约还要辩解一番。这样一来,一不留神就把自己放到不同的目标中去了——赢得辩论?还是有效解决问题?

  不妨这样问:道理懂了,是什么阻止你解决问题?市场情况不同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你通常不会发现市场有什么特别,而是心理上的特别;心理上的特别,也不是什么困难,而是角色发生了混乱。

  比如,理性告诉你,两个下属当中必须有一人离开,你也知道谁该离开,可是你觉得很为难,迟迟不做决定。这时,你的确“什么都懂”,可是你不懂的是角色使命需要同一角色去履行,使你为难的是不同角色。你没有资格用“朋友”或其他任何角色去干扰负有使命的角色,除非你辞职不干,除非你认为自己干的事情没有意义。而且,你不知道的是,你在犹豫当中已经做了果断的决定:我决定不履行自己的角色使命。

  “可是,”你大声说,“我还在考虑。”那请问:什么是最好的时机?你没有答案。

  句型8:“这不是我的责任……”

  听出来“这不是我的责任”这句话的潜台词了吗?似乎责任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离责任越远越好。当然,撇清自己是一种本能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然而,我们却又是要求别人负起责任的高手。

  传说通往阿尔卑斯山有一条湍急的河流,每一个通过这条河流的人都能成为神仙。很多尝试的人都被激流冲走无功而返,但还是有一个人过去了,成功了。别人问他成功的办法,他说很简单,你只要背起那块巨石稳住身体就能过去了。问题是,很多人都视巨石为负担,而非成功的机会。

  责任是一样的道理。为自己负起责任!

  句型9:“人家有更好的产品,更多费用,更大名声……”

  这是典型的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妄自菲薄。毛主席他老人家如果还活着一定很生气,他在早年的觉悟之一就是“贵我”: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惟我。他认为:我以外无可尊,有之亦由我推之;我以外无可畏,有之亦由我推之;我以外无可服从,有之亦由我推之。

[1] [2]  下一页


《留意日常沟通的14个句型》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