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管理跨越:打破执行体系常规

[类别:管理文本] [更新:05-02 11:12:16] [浏览:6591 次]

    你是否在为企业执行力不强而抱怨,是否因员工内耗而发怒,是否为组织内滋生的官僚作风而犯愁,你的人力资源部是不是为居高不下的离职率而忙地晕头转向?员工关系管理已经成管理者最头疼的事。

    企业规模越庞大,管理层级越多,员工关系管理就越困难。员工没有归属感、官僚作风盛行,组织竞争力下降,GE、IBM等企业也都曾受困于员工关系管理难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理论跨越,设置员工关系专岗

    目前,很多企业都把员工关系管理当作是一个战术行为,并没有设置专职的员工关系管理岗位。个别企业即使设置了相关的岗位,其工作也依然停留在开动员会、发奖金、解决劳资纠纷等初级阶段,他们并没有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问题。

    战术是一种阶段性的行为,而战略则要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战术性的员工关系管理往往没有系统化,随意性较强,很难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其主观式、单纯的管理手段也容易降低管理的效率,易为个人主观意识所左右。

    解决员工关系管理的难题首先要从管理理念上突破,根据管理学中的“冰山理论”,组织中位于海平面以上的内容(如一家公司主营业务、销售额、营销策略等)不应是组织管理工作的核心,企业管理真正的重点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内容,那就是“人”,具体包括员工激励管理、沟通管理、纪律管理、冲突管理、离职管理等等。只有冰面下的基础稳固,不分崩离析,才能保证海平面之上具有真正的生机和活力。

    因此,员工关系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组织竞争力的高低,如果要提高组织竞争力,企业领导者务必要把员工关系管理提高到战略层次,在企业内部设置专职的员工关系管理岗位。

    这个岗位的设置,可以改变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专职人员在对员工的跟踪管理中,能及时、主动的了解员工的需求和问题,进而主动将其解决。通过这些工作,企业内部易于形成和谐的氛围,有效避免企业内非正式组织的滋生和蔓延。同时有助于公司最高层领导对全局的把握,并及时对下属的管理错误进行纠偏,进而达到提升组织竞争力的目标。

    管理跨越:打破现有常规

    设立专职员工关系岗位后,还需要作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使员工关系管理工作始终处于高效率的状态。

    一:员工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很多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是建立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往往脱离实际。与此同时,这些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比较随意,只是在员工情绪出现明显波动时,才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

    事实上,这样非系统、随机式的管理至多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而在TESIRO通灵,员工关系管理工作是建立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工作内容、时间都是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有着严格的流程控制,以做到适时、适量,确保管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每月的1——5日,管理人员填写《员工行为分析表》,在这张表格里,记录了每位员工的主要工作表现。

同时也对一些员工特别的异动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例如生活中有没有发生什么变故,情绪是不是有异常波动等等。随后,这些资料被输入到数据库,员工关系管理专员通过对员工近期行为的分析,再根据不同员工的具体情况,得出本月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的重点与主题。

    在这个基础之上,员工关系管理专员填写《员工关系管理计划表》,对一个月的管理计划做出详细的安排。

    二:跟踪管理

    依据前期的调查数据,员工关系管理专员将员工激励管理、沟通管理、纪律管理、冲突管理等工作融合于一体。在招聘时,员工关系管理专员就直接介入,通过考量应聘者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与所在岗位匹配度等多方面指标,给出员工是否录用的意见,同时为成功进入公司的应聘者建立个人档案。

www.liushuye.com

    此后,员工关系管理贯穿于员工在公司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这种管理促进了最高管理层与中层领导、中层领导与普通员工、管理层与普通员工、普通员工之间多层次的管理交流。

    1,试用期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在刚入职时,员工关系管理专员就重点向其客观如实的介绍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文化、加入公司后可能遇到的工作困难等等。同时对员工上岗前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进行培训,以便员工初步了解企业管理制度、知晓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知晓自己本职工作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考核标准、掌握本职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

    随后,在新员工试用第一个月内,员工关系管理专员还需要至少与其正式面谈1次,在试用的第二个月每月至少面谈2次,及时了解新员工的工作及思想动态。

    这段时间的员工关系管理工作主要是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团队,度过“磨合适应期”,给新员工创造一个合适、愉快的工作环境。也有利于员工关系管理专员与员工形成情感交融的亲密关系。

    2,正式员工关系管理:

    转为正式员工后,在每季度各部门绩效考核排序工作完毕时,员工关系管理专员开始选取每季度各个部门中绩效考核排序前、后各10%的员工并与之联系。对排名前10%的员工,需要明确指出其优秀之处,鼓励其继续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而对排名后10%的员工表扬其工作闪光点,明确指出不足之处,帮助他们制订改进计划,并适时提供帮助。

    对于发生工作岗位异动的员工,在职位异动前后一周内,员工关系管理专员会主动与其联系,使员工明确职位异动的原因和目的、新岗位的工作内容、责任、挑战及希望,以使员工比较顺利的投入到新岗位中去,更加愉快、敬业的工作。

    由于员工关系管理专员与各部门并无业务上的隶属关系,企业员工也往往愿意敞开心扉,与其进行深入的交流。所以,员工关系管理专员在公司中不仅仅是上司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还能使企业最高层管理者更加准确深入的了解公司员工的状态,有利于及时纠正公司管理中出现的偏差。

    3,离职员工关系管理:

    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对象是主动离职的员工,在员工准备离开公司的最后一天,本着善待离职者的原则,员工关系管理专员通过离职管理来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以便公司改进管理,同时诚恳的希望离职员工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跟踪管理。

    对于因为某些原因主动离职的优秀员工,在其离职后两周内,员工关系管理专员与其电话联系一次,重点了解离职者在公司办理各项手续的情况,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员工离职后六个月,员工关系管理专员再用电话与其沟通一次,以朋友的身份聊聊近况,并介绍公司的发展近况。通过真诚的关心,与之建立友善的终生关系,使其成为公司可供开发的人力资源,同时成为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正面宣传窗口。同时欢迎优秀的离职员工再次加入到团队,并保证给予其离职前的所有待遇。

    除了上述计划管理之外,还应该制定即时管理制度,由员工关系管理专员负责对突发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形成多方位的员工关系管理网络。

    三:构筑反馈渠道

    与此同时,员工关系管理专员还应该鼓励员工与管理者主动交流,建议他们使用CEO信箱、内刊投稿信箱等渠道。员工关系管理专员向公司所有员工公布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做到来信必复、来访必接。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必要时将上报公司的监察室,甚至向企业的CEO直接汇报,以帮助员工顺利的解决问题。

[1] [2]  下一页


《管理跨越:打破执行体系常规》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