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抗逆境的素质与能力是关键,是抵抗逆境的基础。管理者拥有了抗逆境能力后,可以通过以下8种方法来对抗逆境。
1、速度、集中——逆境中的利器
汉尼拔掌权后没有采取正面与实力强于自己的罗马对抗,他先通过侵略其他弱小国家来增强实力,而后待消除了后患,有了兵源与物质支持后在图罗马。
其第一步就是进攻西班牙。他清楚,大军远行,时间久了必然会陷入困境,为了不至于此,汉尼拔集中兵力攻打西班牙的核心——奥尔卡德斯部落,迅速的占领其部落的首都,使整个部落投降。这种集中资源,以质量换取时间的做法在困境中具有神奇的功效,汉尼拔在之后进入意大利与罗马及各部族作战时均采用这一策略,基本不采用围城与对峙的战争格局,大部分战争都是在一天,甚至是几小时内结束。这让处于绝对劣势的迦太基军队有机会在短时间内集中优势资源来打赢战役。汉尼拔指挥的战役基本都是以特定时间点资源高度集中结合极高的速度给予敌人沉痛打击的。逆境中速度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能为组织换来比金子更珍贵的时间,同时带来超乎想象的强大力量。
在困境中往往时间拖得越久,局势对自身就越加不利。因为逆境中随着时间的拉长,人的信心、斗志、意志力会逐渐递减,而逆境中不利的变数受环境影响也会逐步大增。在市场中也是如此,遭遇困境时我们都在说共克时间,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等待困境过去的企业要付出的代价远大过主动快速走出困境的企业。不要以为困境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无法掌控与逆转。其实,危机与困境的长短及强度,完全取决于自身的态度与行动。
柯达与富士有一段时间因为数码技术的冲击而陷入困境,富士采用的是相对保守的做法——观望数码市场,促销传统影像产品,阻止销量下滑,等待环境发生改观。
而柯达则主动出击,在富士还在对市场犹豫、等待的时候大胆出击,主动淘汰传统胶片,进军数码影像市场——率先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民用数码相机。等富士看清市场在跟进的时候,柯达已经走出很远。柯达与富士不相伯仲的较量也由此结束。
2、营造势能
进入意大利后的一次战役中,汉尼拔孤军深入敌国腹地,遭受到了数量多过自己一倍以上的高卢各部落联军的狙击,这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军队第一次遭遇军事上的巨大逆境。面对可能全军覆灭的境地,汉尼拔显示出了强大的抗逆境能力,其根据地形与情报,冷静轻松的指挥部队撤退到塔古斯河对岸,等待铺天盖地的敌军,在敌军渡河时,汉尼一声令下,弓箭手与投石手把大量敌人射杀于河流中,汉尼拔又派遣努米第亚骑兵冲入河流的浅滩,把准备登陆的敌军歼灭。整个过程仅仅几分钟,把对岸的近十万敌军吓的目瞪口呆,就在敌军发愣的时候,汉尼拔一声令下,上百头战象一起咆哮,迦太基骑兵纵马冲杀。战场上出现了有趣的转变——比迦太基军队数量多一倍的敌军四散溃逃,而汉尼拔的军队则追出几百里,消灭了大部分敌军。
汉尼拔的这个战略决策并非是碰运气,他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做了缜密的分析——与数量超过自己一倍的敌人胶着混战,正面交锋必然不利。敌军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其组成结构是当地多个部落派遣组成的联军,这样的军队必然都会考虑保存自身的实力,而不会犯险卖命。仓促组成的联军也一定缺乏有效的领导与军队次序,因此,敌军是打胜不打败,一旦失利,很容易瓦解。于是汉尼拔借助河流先阻断敌军的“势”,而后制造出自己的“势”,对敌军造成了冲击,其实这个冲击并不大,但是正如汉尼拔所料,这个冲击对敌军心理上造成的冲击非常巨大,致使敌军如溃堤洪水。此次战役之后当地各部族对汉尼拔敬畏非常,乖乖的成为迦太基的殖民地或盟友。
“势”在军事、商业、竞技等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利用这种类似物理学中的惯性势能,就可以创造出力量的奇迹。当一种势能形成惯性,甚至可以把企业带入“幸运循环”当中。这种“势”不仅可以打击敌人,对强化组织成员信心,提高士气更为有效。
www.liushuye.com孙武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运用势能营造出的一种心理战术,对方则在这种势能的压迫下丧失斗志,继而溃败。在逆境中,通常都是一股负面的势能在对我们产生作用,此时如何保持头脑的冷静,把对自己不利的“势”扭转过来,甚至是制造出对自己有利的势能,是逆境中领导者最可贵的智慧。
1996年沃尔玛登陆中国时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因为感受到沃尔玛的威胁,本土零售企业纷纷酝酿抵制,甚至打算打垮沃尔玛。沃尔玛知道,中国零售企业的实力虽然不强,但是却善于联合对敌,加之自身不熟悉当地环境,当时中国加入WTO合约没有完全生效,保护性限制很多等劣势,很可能与其它竞争对手陷入胶着,这对于远道而来的沃尔玛显然不利。于是其采用强势策略,以一个巨鳄的姿态出现,强势,果决。对消费者、竞争对手、供货商所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巨大。表面看起来低调内敛的沃尔玛在与竞争对手、合作商的交锋中占尽先机。其强势特征给消费者也留下了大超市,信誉好,货品齐全,价格低廉的印象。虽然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其他商家也做得到这些。
3、出奇制胜
汉尼拔在稳固了后方与两翼后,又占领了在罗马与迦太基之间对彼此都构成威胁的萨贡托城。
接下来汉尼拔做了一件让罗马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事——翻越阿尔卑斯山,陆路进兵意大利。
曾经的海上霸主迦太基如今已经风光不再,当时的海上力量已经远不及当初,比起罗马的海军更是逊色,因此,从海路进攻罗马将可能导致军队还没有到罗马就葬身海上。但是陆路进兵就必须翻越比利牛斯山与阿尔卑斯山,这两道天堑几乎使这种行军路线无法成立。而且,即使克服了地理上的困难,还将面对沿途无数的各部落势力的威胁,就算通过这些难关,到了意大利,后方的这些部族势力若掐断其通往西班牙基地的交通,甚至从后面追击,那对迦太基军队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种困境让所有迦太基人为之却步,但越是这样越坚定了汉尼拔的信心,因为连自己人都不相信这条路可行,那罗马敌军一定更不会有所准备。而成功翻越比利牛斯山与阿尔卑斯山将直接到达罗马城。
汉尼拔于公元前218年率领一支由九万人组成的军队向罗马进发,接下来跨越阿尔卑斯山的行为与所遭受的阻碍堪称人类历史之最。本就难以跨越的天堑又逢冬季寒冷多雪的气候条件。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当地向导受当地部族的指使,为迦太基军队指了一条最难走的路,不,准确地说应该是一条没有路的路。结果导致在严寒中每天只能行军几里路,甚至有时只能前行几百米。而每一分钟都有士兵与托运物资的牲畜及战象滑落万丈深渊,冻饿而死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当汉尼拔的军队翻过阿尔卑斯山时,仅剩下两万余人,战象更只剩下一头,伤病士兵众多,物资全部耗尽。这是汉尼拔在逆境中走出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步奇招。
在逆境中能够使局势发生逆转的方式恐怕只有不走寻常路,出奇制胜了。但是基于客观环境下可行的奇招不仅很难找到,更存在巨大的风险。此时企业领导者对市场的了解及发散性的思维创意就显得很重要。当年雀巢公司的巧克力产品在印度市场的表现一直不佳,主要原因是当地气候炎热,销售巧克力的杂货店铺多把商品陈列在露天环境下,导致巧克力在40度以上的高温暴晒下液化。融化后的雀巢巧克力和其他廉价巧克力几乎没法分辨品质,因此,价格处于高端的雀巢巧克力自然失去了竞争优势。雀巢印度公司的执行长在糖果部业绩不断下滑的困境面前想出了一个奇招,于是,液体巧克力诞生了。在炎热的印度,这一糖果产品为雀巢公司带来了业绩70%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