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领导的威信力从哪里来

[类别:领导艺术] [更新:05-02 11:31:56] [浏览:6336 次]

    从古至今,任何有所作为的领导人都深深了解尊重群众的重要性。在尊重“小人物”方面,战国时代的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就是个好例子。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说,魏无忌为人仁厚,又能礼贤下士。凡是士人,不论才能高低,魏无忌都能谦虚地以礼相待,不因为自己富贵就怠慢他人,所以各地的士人都争相前往归附,因而他的食客共有三千人之多。在那时,各诸侯国因为魏无忌贤能、门客又多,所以十多年都不敢侵犯魏国。

www.liushuye.com

    当时,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嬴,已经七十岁了,因为家里很穷,只好去做夷门的守门人。魏无忌听说后,就前去问候,要赠送他丰厚的财物,但侯嬴不肯接受。因而魏无忌就改摆酒席,大宴宾客。

    当客人坐定之后,魏无忌带着礼物,空着车子左边的座位,亲自去夷门迎接侯嬴。侯嬴整了整破旧的衣帽,登上车并毫不谦让地坐在上首,想借此来观察魏无忌,不过魏无忌反而对他更加恭敬。

    之后,侯嬴又故意对魏无忌说:“我有个朋友住在街上的屠宰坊里,希望您能顺便带我去拜访他。”

    魏无忌不以为意,随即驾着车子来到市场。侯嬴下车去会见朋友,故意花了很多时间与朋友谈话,并暗中观察魏无忌,但魏无忌的脸色更加温和,即便市场上的人都看着这个场面,他仍然保持恭敬有礼的态度,没有一丝不耐烦。

    这时候,魏国的将相、王族、宾客都已到齐,等候魏无忌举杯祝酒,因此随从人员都暗地里骂侯嬴。

    侯嬴看到魏无忌的脸色始终不变,才辞别朋友,登上车子。来到魏无忌家后,魏无忌领着侯嬴坐在上位,并为他一一介绍宾客。到了饮酒正酣时,魏无忌起立,来到侯嬴面前向他敬酒祝福。

    这时,侯嬴才对魏无忌说:“我只是个守门人,但公子却亲自驾着马车去迎接我。我本不应该去拜访朋友,却委屈公子跑了一趟。然而,我侯嬴想要成就公子的美名,故意让公子的马车久久停在市场上,借此观察公子,但公子却更加恭敬。市民大都把我看做小人物,而认为公子是有德行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士人啊!”

    此后,侯嬴成了魏无忌的上宾,并为魏无忌的事业作出许多贡献。

    魏无忌之所以对许多别人看不进眼里的“小人物”如此恭敬,原因就在于他了解“小人物”中蕴藏的巨大潜能,而且只要能妥善掌握这个潜能,就能借助这种力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同理,一个领导人也该如此。要知道,人是最复杂的动物,想要成为卓越的领导人,就应尽力去了解你的下属中潜藏着哪些人物,各有哪些才能、特长,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

    此外,也要了解他们的同学、朋友都是些什么人,他们的同学、朋友又有些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不要忽视“小人物”,在他们身上的投资,可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相反,如果你只是因为一点私事而心情不好,但却把这种不良情绪带到了工作环境中,并且不加遏制地迁怒于下属,让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成为出气筒、受气包,那么你就可能遭到反噬。

    当然,大多数下属只会忍气吞声,不过一旦你得罪的对象是个有个性且自尊心很强的人,他就会在某天乘你不备之时重创你。也许,这个人有非同一般的家庭背景,他的家族中有人可以决定你的升迁,但你却无端对他发火,那岂不是自己葬送了机会和前程?也许这个人颇有才华,几年以后,会处于和你同级,甚至高于你的位置,这样一来,岂不等于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未来的敌人吗?

    这个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小人物”也不会永远当“小角色”,或许有一天也会变成“大人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若是你现在自恃地位高,不尊重那些小人物,就等于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个强大的敌人;相反,若是你懂得尊重他们,也等于为自己带来了朋友。也许某天当你穷途末路、走投无路时,帮助你的正是这些“小人物”。

    四、牢记对方的姓名就是尊重对方

    人都有特征,有些人的特征还不止一种,你只要把他的特征当做新奇事物般仔细观察,同时将那些特征与他的姓名连在一起,并在短时间内一再反复辨认,自然就能将名字熟记了。

    保持恰当的应对进退,是卓越领导人应该注意的社交礼仪。

    不管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场合,千万不要只想到突显自己的形象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要忘记员工或顾客的姓名,这是巩固自己领导基础,以及维持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准则。

www.liushuye.com

    只要多在“认人”方面下工夫,就能让别人喜欢你。

    想要成为卓越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认人”的本领。若能够记牢对方的姓名,就很容易让对方产生良好的印象,这种本领在交际场合中大有用处。

    当对方对你十分熟悉你却偏叫不出他的姓名时,虽然可以用含糊的方法敷衍过去,但心里终究觉得不安。有时,因为地位的关系,你应该先打招呼,他不便先招呼你,但你如果不记得他的姓名,无法及时跟他打招呼,他就会误认你是自大傲慢、目中无人,这可就不妙了。所以,要在交际场合中拥有优势,熟记对方姓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功夫。

    有的老师之所以能在初次与学生见面后就叫出对方姓名,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奥妙,他们只是预先下了一种别人都不肯下的工夫,那就是拿学生的照片反复辨认,把每个学生的面貌都印入自己的脑子里,因此即便才刚见面不久,也能很自然地叫出对方的姓名,使对方不由得大吃一惊。

    因此,你要熟记陌生人的姓名,最快速的方法就是从照片上将相貌与姓名一齐熟记,这其实是容易办到的事。

    例如,有一张团体照片,你有意要熟记照片上每个人的名字,那相信每天只要多花十分钟的时间,不到三五天就可以完全熟记了。

    如果你没有所遇见的人的照片,那么依赖照片的办法便无法应用了。这时你不妨利用彼此见面的机会,细细辨认一下他的身体有什么特征,比如身材特别高是个彪形大汉,还是身体细长像个杆,还是双目明亮或细如鼠目,还是嘴巴特别大鼻子特别高,还是头发微秃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等等。

    人都有特征,有些人的特征还不止一种,你只要把他的特征当做新奇事物般仔细观察,同时将那些特征与他的姓名连在一起,并在短时间内一再反复辨认,自然就能将名字熟记了。

    不过须注意一点,在观察、辨认时,态度必须自然,不要显出正在观察的神情,那会使对方不自在,若是双目牢盯、端详不已就相当失礼,尤其是对于女性,这种动作足以使对方局促不安。

    容貌美丑不代表才能高低

    领导者识人不应以相貌为标准,这样才能真正识别出下属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是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以貌取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大通病,这一点,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有所认识:“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祝是卫国大夫,因能言善道而受到卫灵公重用;宋朝是宋国贵族,因长得漂亮受到卫灵公及夫人南子的宠爱。对于这种现象,孔子认为,要是一个人仅仅凭着能言善道或长相漂亮就得到君主的重用,那这个时代必有问题了。

    荀子对这个问题也有相同看法,在《非相》篇中,他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识人术,指出以貌取人的荒谬。他说:“看一个人的外貌、体态,不如研究他的思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领导的威信力从哪里来》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