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刘澜:德鲁克与领导力

[类别:领导艺术] [更新:05-02 11:11:14] [浏览:6941 次]

  ——与威廉·科恩对话

  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追随者中,威廉·科恩与众不同:他是德鲁克的首位博士毕业生。科恩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然后在美国空军服役,并在芝加哥大学获得MBA学位。1975年,从空军退役后进入企业工作的科恩,被德鲁克任教的克莱蒙特大学(后来该校设立了以德鲁克命名的研究生院,一般被称为克莱蒙特的德鲁克学院)开办的首个在职管理博士项目录取,追随德鲁克学习了四年。他和德鲁克的师生友谊,一直持续到德鲁克去世。

  科恩后来也成为管理学教授,在战略、营销和领导力领域出版了50多本著作,以22种语言发行。他目前还担任北京和香港的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的副院长。不久前,我和科恩博士在北京进行了对话。我们对话的主题是他的新著《德鲁克论领导力》,不过首先谈到的,却是他为我的英文书《领导力对话录:全球管理大师的智慧》所写的推荐语。

  德鲁克重视领导力吗

  刘澜:谢谢你为我的《领导力对话录》一书所写的推荐语。特别让我激动的是你竟然写道:“《领导力对话录》也会让彼得·德鲁克产生兴趣,而且他会为书中的洞见以及刘澜提炼它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你为什么这么说?

  科恩:因为彼得——请原谅我称他为彼得。他不仅仅对我,而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这么说:“叫我彼得。别叫我教授。也别叫我博士。”多数人叫他彼得;也有些人不这么叫。所以,如果我叫他彼得,那可没有一点不敬的意思。有一次,一群日本听众听见我叫他彼得而很不高兴。他的妻子多丽丝对我说:“别在意。我是他妻子,他们听见我叫他彼得也不高兴!”

  毫不疑问,彼得是个伟大的天才。但是他喜欢听取不同的想法,获得思想的启迪。他不一定会完全同意这些想法(不过如果他不同意,他会说出来的)。我并不是说,他会同意你书中的每一个字,或者你访谈过的每一个学者。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他会很享受那些思想的交锋。他会非常喜欢的。这一点我确信无疑,所以我才那么写。

  刘澜:让我惊讶的是,你认为彼得·德鲁克会对一本完全以领导力为主题的书感兴趣。我对德鲁克的印象是:第一,他不想区分领导和管理;第二,他不想强调领导力。我觉得他想让人们注重管理,而非领导力。也许是他担心人们对领导力有诸多误解吧。你对德鲁克——或者说彼得——的了解比我深,我这样想对吗?

  科恩:我来说说我的结论和理由是什么。让我惊讶的是,早在1947年他发表在《哈泼斯》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他就写道:“管理就是领导。”几年后,在他的第一本真正的管理专著《管理的实践》中,他写道:“领导力的重要性至高无上。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它。”那是1950年代早期,他就这么说。这让我非常吃惊。但是他接着写道:“领导力既不能教,也不能学。”他在这本书中也提到色诺芬——他在课堂上也这么说——他说,第一本系统讲领导力的书是色诺芬在两千多年前写的。而且他说,这本书仍然是最杰出的。

  正如你所说,他多年来再没谈到领导力。在他1973年出版的厚达839页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领导力基本没被提到过,更没有被当做一个单独的主题。我当博士生的时候也是这样。我1975年入学,1979年毕业,这四年来他在课堂上几乎没提到过领导力。后来我领悟到,这跟他的出身背景大有关系。尽管从宗教上讲他是基督徒,但是从种族上,他是犹太人,跟他妻子多丽丝一样。

  刘澜:德鲁克没有提过这一点。

  科恩:我过去一直多少有些猜疑。他总是在课堂上谈论犹太人。他外表也像犹太人。另外,德鲁克也是个犹太名字。后来,我碰见曾在克莱蒙特的德鲁克学院任教的另一个教授,他是犹太人,他跟我说:“德鲁克当然是犹太人。他跟我妻子是亲戚。”

  因此我开始认识到这其中的联系,从领导力的角度看非常重要。德鲁克生在奥地利,但是在希特勒1933年当上总理的时候,他正在德国。许多犹太人留在那里而丢了性命。但是彼得在几天之内就离开了。希特勒在德语中的主要头衔是“元首”,也就是“领袖”的意思。我认为,德鲁克多年来对领导力避而不谈,三缄其口,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www.liushuye.com

  一直到1988年,“领导力”这个词才出现在他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中。然后他对领导力谈得越来越多。1996年,他在为《未来的领导者》一书的序言中写道:“领导力必须学习,也能够学会。”这跟他在1950年代写的可是截然相反。2004年,他和克莱蒙特的同事约瑟夫·马瑟阿瑞洛合著了《德鲁克日志》,其中许多地方都谈到领导力。我想他改变了对这个主题的看法。

  他对希特勒非常担心。他对领导力出问题这样的事情非常担心。我想他最终对领导力的看法多少和我相似:领导力就像是《星球大战》电影中的“原力”(the force),既可用于行善,也可用于作恶。我认为,他终于得出了这个结论,而且也认识到他以前写的许多东西其实就是领导力。比如,德鲁克就激励的话题写过很多,只是没有把它叫做领导力而已。我在《德鲁克论领导力》一书中说,我希望他写了一本题为《德鲁克论领导力》的书。我很遗憾他没写。我更愿意是他写了,那对我们这些对这个主题感兴趣的人可是件大好事。

  领导和管理有区别吗

  刘澜:他没有以领导力为主题写本书,我想原因之一大概是他认为管理和领导没多大区别。比如你提到,他就激励这个主题写过很多。但他说过,管理者有五个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激励。你认为德鲁克真的想要区分领导和管理吗?如果这样,他认为管理和领导的区别是什么?

  科恩:早在1947年,他就写过管理就是领导。但是,他也说过知识工作者不能被管理,他们必须被领导。因此,他自己做过区分。他也为领导力下了一个很棒的定义:“领导力是把一个人的视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把一个人的绩效提升到更高的标准,是打造一个人的品格,使之超越通常的局限。”他还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什么自由放任的领导力;领导者不是拉拉队长或者与之类似的角色;每个组织都必须要有人负责,而那就是领导者。因此,他想要做这样的区分。

  刘澜:你在《德鲁克论领导力》一书中说,德鲁克对管理和领导做了这样的区分:“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但是你没有注明出处。也有人说这句话是沃伦·本尼斯说的。你确定是德鲁克说的吗?

  科恩:我记得他说过这样的话。斯蒂芬·柯维说,德鲁克和本尼斯都这么说过。不过,是沃伦·本尼斯首先那么写的,在他1985年出版的跟伯特·纳努斯合著的《领导者》一书中。据我所知,那是第一次有人在出版物中那么写。我想大概就是在那以后,每个人都开始这么说了。

  刘澜:那是第一次有人清清楚楚地那样写。

  科恩:我认为是德鲁克第一个产生这个想法。不过,如果证明我错了,我会纠正过来。

  刘澜:就我所知,德鲁克写过的最近似的话是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他写道: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正确的事。不过他没说: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管理者正确的做事。

  科恩:我确信两者都得要。你需要做决策的那个人既做正确的事,又正确的做事。你想要他既有效率,又有效力。

  刘澜:我跟领导力大师吉姆·库泽斯谈过这个话题。他引用了德鲁克,不过我也不知道德鲁克在哪儿这么说过。他说,德鲁克不想区分领导和管理,因为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和领导者是同一个人。

  科恩:我不反对。这个区分也许有用,也许没用。它有用之处是帮助我们理解效力(而非效率)的重要性。这是领导者的重中之重。


《刘澜:德鲁克与领导力》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