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TPL案例研究----民生公司的物流战略

[类别:采购物流] [更新:05-02 11:24:00] [浏览:6967 次]


  另外,对于公司的重点业务商品车的运输,公司专门在湖北武汉、湖南岳阳、江苏南京建立了3个大型汽车中转库,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辐射西南、西北地区,以武汉、岳阳、南京、上海为中心,辐射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和东北各地的整车物流网络,这为民生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公司全面拓展物流业务提供了保障。
  
  6、多式联运战略
  
  民生公司是长江上游最开展多式联运的航运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全程运输以来,为拓展多式联运业务,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

  (1)开展江海联运。1989年,从重庆进口生产设备的运输开始,以江海联运为主开展全程运输,其中包括美国于重庆全程运输、欧洲至重庆全程运输等江海联运,以及海外、香港、广州、重庆的海铁联运。

  (2)开展货运代理。1990年,民生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和民生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上海分公司相继成立,这为公司开展全程代理、推动多式联运及全程物流奠定了组织和市场基础。

  (3)开展船舶代理。1993年,在公司货运代理公司成立3年后,民生国际船务代理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民生公司代理业务在组织和市场方面进下完善,使公司有条件开展更为广泛的多式联运运输和代理业务。

  (4)开展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是远距离、多环节便捷运输和全程物流的载体,是国际物流的基础,以至于当人们说到多式联运时无异于说集装箱运输。民生公司于1991年从包装箱运输开始探索集装箱运输,两年之后的1993年民生国际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开通重庆——上海集装箱班轮运输,成为我国首家在长江上游开辟集装订箱班轮运输的公司。这是民生公司发展多式联运的一个里程碑。经过10余年的努力,如今,集装箱多式联运已经成为民生公司最重要和最具竞争力的业务。目前,公司拥有的江海集装箱运力超过2000TEU,集装箱运输收入占公司年运输总收入的60%以上。

  (5)开展公路运输。为了开展水陆联运,进一步拓展多式联运市场,实现一票到底的门到门全程运输,作为多式联运的终端运输,1994年,民生公司开始涉足公路货物运输。2001年,为满足客户需要,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公路货运运力。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以国际集装箱运输、商品车运输和大件设备运输为主,购置各型货运车辆100余辆,全面支持公司多式联运业务的发展。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民生公司以江海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全程代理为主的多式联运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多式联运组织机构,拥有比较配套和匹配的多式联运船队车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多式联运作业流程和运输网络。可以预期,随着公司具有EDI功能的信息网络系统的建在,公司的多式联运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7、多元化客户战略
  
  良好的客户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良好的客户关系源自企业的客户战略。民生公司客户战略的核心是:根据客户当前和长远的市场影响力和客户需要,与客户建立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1)客户特点和客户关系。民生公司是一个以航运为主的物流服务供应商,主要业务包括:各种代理、油品运输、散货运输、滚装运输、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作为一个航运企业,运输生产具有运能大的特点。大运能要求大客户。公司业务特点决定了公司主要客户大多为区域性生产、流通、贸易大户和国际贸易大户,在区域经济和自行业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物流需求大。这些客户不易获得,一旦获得,对公司的生存发展影响很大。一个大客户的流失足以给公司带来严重的经营危机。因此,公司客户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大客户实行个别管理,小客户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业务范围、业务量大小、业务稳定性、业务成长性等。

  (2)客户关系调整。公司与客户的关系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做出调整,调整的目的是,满足客户新的需要,创造客户价值,提高对客户的吸引力,稳定客户关系,争取新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民生公司基于下述检测对客户关系进行调整:

  1)行业管理规则和政策变化;

  2)公司的业务领域、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在改变;

  3)客户的实力、影响力、需求和要求的变化;

  4)物流技术、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格局、企业相对位势的变化。

  (3)客户服务保障。民生公司领导层意识到,要想与客户尤其是大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到,要想不断获得新的客户,就必须持续提高公司的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发送服务质量,增加客户价值。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物流功能、环节或全程时间、时间波动性、成本和便捷性。为此,近年来,公司在业务网点建设、滚装船队和集装箱船队建设、公路集装箱车队建设、船舶运行GPS监控系统建设、内容协作和信息传递方面做了大量投入。这些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物流服务能力,增强了客户的信心,发送了客户服务,为稳定老客户和争取新客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关于民生公司客户战略更详细的情况,见《TPL案例分析 民生公司的我元化客户战略》
  
  8、信息化战略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物流的商物分离,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物流的组织形式,大幅度减少了物流的不确定性,使物流大规模优化(定制物流、全程物流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成为可能,提高了物流运行安全和效率,改善了企业的客户服务,因此,成为企业管理升级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民生公司领导层历来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物流组织、运输工具运行监控、公司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中的作用,积极建立和完善物流公司内部的信息系统,适时进行系统的升级换代。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历经5个阶段,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1)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第四阶,即分支机构局域网互联与EDI功能实现,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该系统将在实现分支机构信息化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公司总部和各分公司及各分公司之间联系的信息网络平台。根据公司业务特点,民生公司现在已经正在开发适合自己公司管理的海运管理信息系统和长江航支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该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是具有EDI功能的内部网络,能够实现分公司与总部之间的业务报表、报告的及时传递,相关部门和人员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查看公司运行的信息和报表,节约业务工作时间,提高效率,方便客户,使母公司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分公司的信息。

  与前三个阶段不同,第四阶段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投资巨大,影响深远,是作为公司的一种发展战略而实施的,是一种主动、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

  (2)GPS跟踪监控系统。船队和车队是公司最重要的硬件资源,但是船队和车队长期在外,母公司很难实时了解船队和车队的运行并加以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0年,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基于GPS技术的车船运行跟踪监控和调度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对车船进行全方位实时导航与定位,对车船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把车船空驶和违规情况减少到最低限度,改善了船舶航行安全,实现了在公司总部,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船队和车队进行动态的管理。
  
  9、结论
  
  民生公司物流战略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国际化、大规模和一体化物流为目标,以长江流域和沿海经济带为核心市场,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核心业务,从创造客户价值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要出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送物流组织方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共享成果,稳定和不断拓展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  [1] [2] 


《TPL案例研究----民生公司的物流战略》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