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自身的年度业绩,但更深层次的则是影响到企业的资金积累和市场竞争实力的增强。物流企业是生产企业终端产品输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媒介,其价值实现就是达到物流过程的快捷、高效。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企业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进行必要的设备投入、人员投入和其他成本的支出。但是,不同物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成本是不同的,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作为物流企业来说,节约生产成本,降低各种消耗,成为其生产、管理中始终应当唱响的主题,备受物流企业管理层的关注。
在物流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中,通常采用本量利分析、作业成本法、责任会计等方法,但由于这些成本管理方法排他性地忽略了生产活动成本之外的其他成本管理与控制,因此,成本控制的成效并不显著,亟待进行成本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根据有关国外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运用价值链的理论来指导企业成本控制,无疑是现代物流企业一条较好的成本管理路径选择。
1 价值链理论视野下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特征
价值链是不断增加附加价值的生产或流通的链条,这个链条虽然消耗资源,但从总体来看,它具有价值增加的特征,因此称为价值链。价值链具有狭义和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是指企业内部生产环节的价值链条,也就是经过原料采购、加工、直至销售等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价值的生产环节;而广义的理解是指有相关企业形成的价值链,其中企业作为价值链中的一部分,由于分工不同,而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不断增值。价值链中,虽然不断消耗资源,但其价值也是不断添加的。
对于现代物流企业,价值链指物流企业内部的价值链条。它包括货物配送、货物运输、仓储、加工、卸载等系列的生产服务过程,最终实现客户对享有服务的价值认知。可见,物流企业的价值链,应当是从物流任务开始到物流任务完成的价值传递系统。从价值链理论视角来看,现代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