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财务指标提要:毛利率是指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其中销售毛利等于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这一指标反映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
文 章来源 www.liushuye.com企业的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根据财务报表有关数据计算出来的,用以衡量和评价企业近期和远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收益能力的经济指标。对财务指标进行查证,一般要将被查期间的财务指标,同近几期被查单位或同行业同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波动大的指标要重点查证。
一、短期偿债能力的查证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来说,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说明企业流动资金周转能力越强,其经营处境也越好。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很多,实务中常用的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表示企业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综合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上式中的流动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项目,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流动负债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福利费、应缴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等。
一般认为,这一比率以2:1比较适当。因为假定企业面临偿还全部流动负债的情况,它能用其中一半的流动资产偿还债务,还有另一半流动资产可用于继续生产而不致影响持续经营。而如果这一比率较低,则意味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强,因为企业不可能用大部分甚至全部流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否则就无法持续经营。而如果这一比率过高,说明企业可能不善举债经营,经营者过于保守。从查证人员的角度看,流动比率高要比流动比率低查证风险小。
流动比率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它也有局限性。一是不同的行业资金运转的周期不同,资金周转的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资金运转周期越短,流动比率就越低。因此,查证人员分析流动比率时,应结合不同的行业特点进行评价。二是不同的行业或企业流动资金的构成不同,有的存货多,有的存货少;有的存货周转快,有的存货周转慢,甚至有积压。因此,查证人员在分析流动比率时,还应分析速动比率。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速动资产是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各项可以迅速变现、用以偿付流动负债的流动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存货变现能力较差,在有冷背残次品时更甚;待摊费用是应由以后年度承担的支出,更无变现能力,因此,这两项不包括在速动资产之内。由此可见,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表明一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保持在1:1以上,即速动资产至少与
流动负债相等,才具有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财务状况较好,企业才有足够的财务能力在短期内偿还债权人的短期债务。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必须变卖部分存货才能偿付短期债务,而这很可能导致存货变卖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速动比率是假定企业一旦面临财务危机或办理清算时,在存货和待摊费用难以或无法立即变现的情况下,企业以速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所以,这一比率在反映企业应付财务危机能力时比较有用。此外,在评价速动比率时,同流动比率一样,也要结合考虑行业的性质、企业特点和速动资产的构成等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在查证中,查证人员可以运用这一指标分析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困境,以确定可接受的查证风险。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回应收账款的能力,它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全年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这一指标说明年度内应收账款转
为现金的能力,体现了应收账款的有效性和周转速度。应收账款的有效性表示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时,是否会发生账款的损失;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表示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的速
度。它们都能说明用应收账款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越有效(坏账损失越少),偿债能力就越强。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全年平均余额
上式中,分子为赊销净额,不包括现销。因此,在计算这一指标时,查证人员应分析有关资料,确定赊销净额,而不能用销售收入净额代替赊销净额,否则就不能正确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但在搜集不到有关赊销资料,或在与其他企业用销售收入净额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作比较时,也可用销售收入净额,即用赊销和现销的总数来计算。
分母为因赊销引起的应收账款,要用平均余额计算。平均余额可以月、季或年末余额计算。应收票据一般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很小,且可随时贴现,因此可不列入分母;但如果要计算全部应收款项周转率,则要列入分母。
应收账款周转率说明的是应收账款在一年内可以周转几次。一般来说,周转的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回收的能力越强;反之,说明应收账款回收的能力越差,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还可以把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转换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应收账款平均账龄。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0÷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或平均账龄越短,说明应收账款占用的营运资金越少,变现速度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在查证时,查证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来分析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以确定企业是否有资金被大量占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如果发现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前期相比有较大的变动,应注意是否有人为虚增销售额的情况。
4.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关系。它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并检查企业推销商品、经营业绩和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全年平均余额
上式中,销售成本是指一年中销售的产品全部成本,可从损益表中取得。存货全年平均余额计算方法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相似,但在季节性很强的企业,以每月存货平均余额计算较好。
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因为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使用效率高,存货积压的风险低,变现能力也强。但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经营方式,存货周转率也会不一致。一般商业企业比工业企业存货周转率高,手工作业企业比机械加工企业存货周转率高。因此,这一指标只有同本行业或本企业不同时期相比才具有意义。
存货周转率反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