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提要:于每月25日前编制出下月的产品销售计划,经部门主管审核签字及报总经理批准后,应于25日准时将计划发到生产计划部门
自 www.liushuye.com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要求
1.目的作用
企业的生产计划确定后,为了便于组织执行,还要进一步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企业的计划工作,应当是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既要做好长期规划,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规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又必须加强短期计划工作,使战略目标和方针得到贯彻落实。生产作业计划就是企业短期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把企业的全年生产任务,具体分配到各车间、工段、班组以至每个工作地和工人,规定他们在月、旬、周、日以至轮班等具体生产任务,从而保证按品种、质量、数量、期限和成本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
2.管理职责
2.1 公司市场营销部应根据产品销售订单及各片区要货情况,于每月25日前编制出下月的产品销售计划,经部门主管审核签字及报总经理批准后,应于25日准时将计划发到生产计划部门。
2.2 生产计划部门在每月25日接到销售计划后,应立即进行下月的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并于27日完成,经部门主管审核签字报总经理批准后,立即发送到物流管理部门、质量检验部门、成本控制部门以及各生产车间。
2.3 各生产车间在每月27日接到厂级生产作业计划后,应根据本车间的生产任务要求内容,编制车间生产作业计划,并于两天内完成,报生产作业部,进行最后的统筹平衡检查,批准后正式实施。
2.4 各职能部门在接到生产计划部门的生产作业计划后,应立即按生产任务内容的要求,进行技术、物资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为生产计划任务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
2.5 公司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应对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和管理进行工作跟踪督察,加强对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和统一指挥。
3.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工作内容
3.1 编制全厂的生产作业计划和车间内部的生产作业计划。这就是把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是年度分季)具体分解为全厂的生产作业计划(一般是按月编制),并进一步规定车间、工段、班组在短时期内(月、旬、周等)的具体生产任务。
3.2 编制生产准备计划。按照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内容,规定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的供应,安排设备检查、工装夹具和工具的准备工作,并对技术文件的准备、劳动力的调配等生产准备工作提出要求。
3.3进行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负荷核算和平衡。主要目的是使生产任务在生产能力方面得到落实,并使生产能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3.4制定或修改期量标准。这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所依据的一些定额和标准的资料。这项工作也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工作内容。
3.5 日常生产派工。这就是依据工段和班组的作业计划任务,在更短的时间内具体安排每一个工作地和工作者的生产任务和进度,作好一切作业前的准备,下达生产指令,使生产作业处在即可实施的状态。
4.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重点工作事项
4.1 编制计划并落实到车间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是对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落实,是根据销售部门提出的月销售计划内容,对每个月的生产任务作出详细的计划,同时将产品分解到各生产车间,使各车间在品种、数量和时间上相互衔接配合,保证生产协调均衡地进行。厂级作业计划落实到车间的步骤和方法是:
4.1.1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月生产任务及产品出产进度的要求,按产品加工的逆工艺顺序,分别对各车间提出生产产品品种、数量和期限等要求;
4.1.2 各车间组织有关人员讨论计划,在汇总各项建议和措施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各种产品的投入、出产的数量和期限,编制出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车间在进行生产能力负荷核算的同时,还要做好与其他车间相互之间半成品提供和交付方面的衔接工作;
4.1.3 各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后,生产作业部的计划员应从整个企业的全局出发进行检查,如有不协调之处应再次提出调整修改,直到各车间都能协调地完成全厂的产品出产任务。
4.2确定生产作业计划标准(即期量标准)
生产作业计划的中心问题是选择合理的期量标准。“期"是指时间,如制造一件产品需要多长时间,相隔多长时间出产一件产品等;“量"是指数量,如一次同时投入生产的制品数量,库存在制品数量等。
4.2.1 对确定期量标准的管理要求:
a.生产管理部门要从实际需要出发,规定企业采用的期量标准的种类及其详细程度。
b.要采用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简便易行的制定方法。
c.要对各个生产单位的期量标准规定使用、考核和奖励的办法,以保证期量标准得到贯彻执行。
d.期量标准的水平应当先进可靠,当影响期量标准的各种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或重新制定。
e.期量标准由生产作业部归口管理,变更期量标准必须要取得批准。
4.2.2 不同生产组织形式的期量标准内容:
a.单件产品生产的期量标准有:产品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等。
b.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有: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在制品定额、交接期等。
c.大量流水生产的期量标准有:节拍、在制品定额等。
4.2.3有关名词释意
a.生产间隔期。就是前后两批产品(或零件)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
b.生产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一直到成品出产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或工作日数)。
c.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或零件)在各生产环节出产(或投入)的时间同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
d.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生产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储备量
e.批量。就是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和出产的数量。
f.节拍。就是流水生产线上前后出产两件相同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4.3组织好各项生产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