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浅谈百货的自有品牌建设思路

[类别:品牌管理] [更新:05-02 11:31:15] [浏览:6345 次]

    三、在目前浮躁的商业氛围,搞百货的自有品牌建设是瞎扯淡。

    现在商品社会产品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企业能尽快赚钱抽身才是硬道理的时代,百货的自有品牌会干得过人家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凡是总要有第一尝试的人,可能这个成本会很高,但先知先觉的零售企业能担起净化市场,树立消费信心的责任,那大家对他的所作所为肯定会心怀敬意的。企业以此为契机杀出红海,会闯出另一番天地也说不定。说实在的消费者对目前的商品也充满着许多问号,这个不放心那个不能吃,所以说有远见的企业家更要有眼光和魄力来做这件事,让老百姓能买到物超所值心仪的商品。举个例子,原红塔山集团的褚时健种起了橙子,取名“云冠”牌,联想集团的柳传志种起了弥猴桃,由于严格的管理,精心的培育,“褚橙柳桃”一下子成为抢手货,这种跨界的自有品牌建设难道说未来没前景吗?我还有一种大胆的设想,胖东来百货由于在自身的区域有着良好的口碑,找个合作伙伴贴牌生产,搞个“东来家电系列”,当然质量是关键,价格可能会定高一些,我想大家冲着其在业界的良心,童叟无欺的品性,难道生意会很差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吧!

www.liushuye.com

    四、自有品牌不见得是百货自我救赎的良方?有联商谢尚伟博主阐述过他的观点,有些我不敢苟同。自有品牌比自营品牌更宽泛些,涉及内容更多一些,这条路能走通的话,比百货其他所进行过的革新的内容、手段、方法、布局而言,自有品牌的建设一旦成型,成规模后,小微百货们或其他竞争对手们学起来,跟风做起,就会落下一大截。总不至于像百货精细化管理、顾客体验式营销、降成本撤并转等重置来得更容易,变得更易追赶吗?世间上的变革,总会有阻力,总会有反对的声音,关键是在百货等死的情况下,与电商、综合体抗衡就要有拿得出手的绝活,敢为天下先的这家百货企业一旦拥有了经得起市场考验的自有品牌的商品,完全可以借助于电商再扩大销量,完全可以在相关认为与自身企业相匹配的综合体内,开品牌集合店,去引领时尚。难道在未来王府井广场里就不能有银泰自有品牌集合店吗?我想这一天肯定会到来的。

    五、自有品牌建设一定是未来百货前进的方向。(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战略,结合目前店商与电商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企业能够大胆实践也是可行的,另行成文)。但凡学过营销课程的人都知道,品牌有其生长周期,有实力的百货企业进行自有品牌建设不能回避的有二点:1、捱得到品牌成熟期吗?2、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鲜度有多长,会永葆青春,长生不老吗?当然有人会说我先赚一票而己,那我就会劝你,自有品牌建设在你的企业就不要搞了,让有实力经得起砸钱的、有远见耐得住寂寞的百货企业来干,玩票心态不行,呵,拿钱出气啊,如干好了盈利的空间是很大的。打个比方,绿城的房子质量在业界口碑很好,宋卫平把他的影响力又带到了绿城的物业,爱屋及乌,消费也认同了这个品牌。又比如,万达国内酒店连锁不错,现在又进军国外酒店业,难道他不可以自创几个刻着万达烙印的自主品牌,产品线完全可以涵盖酒店用品、家居建材、花草饰品等等,我想这也肯定有得做!有时消费者也是盲目的,在商品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会选择来头大背景响的,企业可以将工作重点落实在自有品牌的打造和提升上,要花心思将自有品牌的推广工作与企业自身形象的完美切合,明白商品只是在建设自有品牌过程中一个重要手段而己。

    结合上篇,通过我前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在现阶段,并非所有的零售企业都适合开展自有品牌建设。零售企业要想实施自有品牌建设,必须具备以下前提条件:广阔的市场规模和庞大的销售网络、较高的零售企业声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强大的财力支持和有一批话语权并处劣势地位的制造企业。自有品牌建设成功实施的基础是营销组合策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零售百货企业要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对自有品牌产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兼并联合手段的运用,在中国以及各个区域必须形成几个大型寡头式零售企业,它们必将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国外零售企业成功的自有品牌发展经验,在自身企业里充分应用自有品牌建设战略作为它们差异化竞争的有力武器,驰骋于商海之中,从而演绎出更加丰富的实践画卷。

上一页  [1] [2] 


《浅谈百货的自有品牌建设思路》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