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思辨管理要不要将心比心

[类别:管理文本] [更新:05-02 11:29:32] [浏览:6333 次]

    管理要不要将心比心?不能一概而论。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再具体一点,管是科学、理是艺术,科学就要有严格的客观标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存在将心比心,但艺术是一种感觉,目的是为了愉悦人心,这就需要将心比心。

    在中国的企业做管理,大家都感觉比较累,原因可能是对管理的理解不够透彻,过于西化或者过于中化,西化就是凡事都要有流程、有制度、有标准,中化就是自我管理、无为而治,都是走极端的表现。

    西方人是分析理性加私有制的产物,凡事都要分析得理性而透彻,中间没有模糊层,任何东西都会有一个物主归属或者真理标准,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科学,黑白分明,1+1就是等于2,这样做管理就比较容易,不要过多地考虑这个那个人性的东西。而且,在西方,人们都习惯遵循规则与制度,人人都是法律与制度的捍卫者,不会轻易思考“从我变革”,服从流程是每一个人的天职,包括他们的总统都不例外。正因为如此,西方的企业管理重点就在管上,理的部分微乎其微,所以,这里的管理不需要将心比心。

    反之,在中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中国人大多是感性或者直观理性加公有制的产物,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和错,真理标准模糊,物主归属也不清楚(人人有份、人人都是主人、最后人人都得不到、人人都不负责任),就是在企业,老板也不敢说企业就是自己的(心里是这么想),员工明明知道企业是老板的还要说“我也有份”(心里又不这么想),1+1不一定等于2,黑白都可以重新定义,鹿和马都可以临时互换角色,人人争做创新的标兵,流程因人而异、制度天天在改、人也时刻在变,这样的环境做管理,相比西方就会复杂得多。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企业管理中,管占的成分不足20%,80%的精力都要花在理上,理顺了一切都能管好,甚至无为而治,理不顺了怎么管都没有用,所以,中国的管理必须将心比心。

    西方佬在中国开设的企业的管理,尽管会启用很多中国人,但为了减少“创新民族自作主张的积极性”带来的麻烦,大多是流程化的机械式管理。也就是说,即使你是中国区的总裁或者人力资源总监,你都可以几乎不动脑子,按照西方总部的规定做到位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发现在美资企业里做的时间长又是高位的人,出来后往往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完全失去了在中国社会浑水摸鱼、灵机应变的能力。中国佬在观察了麦肯基的扩张和管理之后,也会采用同样手法炮制自己的世界连锁管理方式,可惜的是,别说走出了国门,就是在国内走出了省门,一个个领导者牛得不得了,古语俗话早就教坏了他们“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又怎么能传承不变呢?必定人性不一样。西方人自觉不需要将心比心的管理,给了反而觉得别扭,中国不给也不行,给了都未必够。

    在中国企业里,有两类牛人都管理不好企业和员工,一类人就是西方留学归来的顶尖级管理学博士,一类就是本土成长起来的土财主,前者是科学的化身,充满了哲学与理性,就知道管而不懂得理,但管不明白;后者是情感的代表,左右皆兄弟及亲朋好友,完全不管就知道理,但理不清楚。这里的原因是,在中国管理企业,要同时实施管与理,不能单腿走路,而且管多少理多少,都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要求管理者具有比计算机运算还要快的头脑,实属不易。无论如何,将心比心是中国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心活动和表现手法。

    有的管理者不相信,认为管理不能有半点虚伪和含糊,怎么能动用情感呢?于是,在面对员工出了问题的时候,就会当众火冒三丈、恶语六月地批评,被批评的人有的属于没有能耐的就暂时忍受着,内心漫骂着,行动继续着,有能耐的不是当即顶嘴叫管理者下不了台阶,就是事后申请走人。管理者的结果呢,被老板骂:“不是有事不管,就是有事乱管,能人都被你管跑了,管理有什么用”?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中国人一好面子,二凭感觉判断事物和做事情,你一漫骂,就把人家的面子掘了,把人家的感觉系统破坏了,人还能怎么把事情做好?我们说中国人讲情理法,情必须摆在第一位,这是古训。

www.liushuye.com

    奉劝已经在管理岗位和有意在中国从事管理的人们,多研究和学习点中国的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多学习中国人的心理学,把管和理分开实施于管理,管要管得科学严格、一丝不苟,理要理得将心比心、心服口服。


《思辨管理要不要将心比心》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