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政治家们经常邀请记者共进午餐,以加深了解,有利宣传。许多企业也常邀请记者随团出国考察或举办产品展览会,对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企业要学会借势行销。当一个品牌获得了强大的市场地位和知名度,它便很容易吸引媒体和公众的目光,哪怕仅仅是它成长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也会受到关注。然而,并不是每个品牌都能够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知名度,特别是刚刚进入市场的新品牌或者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品牌。它们怎样才能吸引到媒体和目标消费者的注意,进而迅速成长起来呢?答案是我们要学会借势行销,从而获取更多的软广告。借势行销就是建立品牌自身和有较高公众关注度的人物或事件等主体之间的联系,借助公众关注主体的影响力,增加在媒体上的曝光率并引起目标消费群体的注意,进而提升品牌自身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喜欢咱们,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的一种行销方式。
借势行销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品牌行销方式,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已经屡见不鲜,为了便于理解,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有关借势行销的案例。
一次意外的考古发现掀开了水井坊的品牌史。1998年8月,四川全兴集团在对成都市锦江河畔的曲酒生产车间进行环保改造时,意外地发现了水井街酒坊遗址,经过进一步的考古发掘证明,水井街酒坊上起元末明初,经过历朝历代不断增修重建,前后连续使用600余年,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国白酒作坊。水井街酒坊遗址因此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水井坊又作为中国白酒文化的发祥地,入选“成都十大名片”。对于全兴集团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否将这一新闻事件转化成商业价值?全兴集团立即展开了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及清华大学的合作,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从水井坊酿造环境中分离出特殊微生物,成功激活并繁殖了以“水井坊一号菌”为代表的古糟菌群,以此为起源酿造出“水井坊”酒。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水井坊”作为具有商业价值的品牌名称。在第一时间内,将“水井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转化成以产品为载体的商业价值,让文物成为品牌借势行销的主体,并通过行销努力,获得了国家权威部门授予的“中国白酒第一坊”、首批“原产地域产品”等荣誉。在此基础上,“水井坊”开展了“美酒之旅”、“水井坊美酒欢乐颂”、“水井坊之夜—维也纳国家青年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等系列活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行销迅速崛起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高档白酒市场中的领先品牌。
“水井坊”的案例告诉我们,在借势行销策略方面,谁都会有机会,关键是如何准确选择借势的主体,让消费者认知我们,再到认同我们,到最后认购我们。
当然,软广告的活动种类还有很多,比如开业庆典、周年庆典、演示会、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开放参观、赞助、做慈善公益活动等,但是活动要和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而且要求文章的撰写要无商业气息,内容充实,有价值,有新闻看点,有艺术,有境界,实现读者、媒体、企业三方都获益,不断地提升品牌的美誉度,从而真正地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
一切的营销活动,脱离了消费者,就相当于公交车一直在途中奔走,始终没有抵达终点。软广告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了解消费者,创造更多消费者喜欢的事实,满足他们的需求,才是产品最终实现销售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