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闻说格兰仕会推出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重新出发,这未必是个坏消息,但也足以证明格兰仕背水一战的决心。不管是单一品牌还是多品牌,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有单一品牌专业化成功的,也有单一品牌多元化成功的,有同一业务板块多品牌实践成功的,也有多个领域多个品牌操作成功的。只要市场还有这个需求的机会,对手在这一块也确实比较弱,自己的资金、团队和操作能力能够支持,未必没有成功的可能。
象美的的快速崛起,应该是让很多很多早期的“预言家”们大跌眼镜。很多年前,有人说美的从电风扇扩张到竞争激烈的空调、洗衣机、小家电等领域,必定死路一条,但今天美的早已成功晋级千亿俱乐部。美的单一品牌的发展策略,确实让其多业务领域的拓展省掉不少的传播费用,加快了进入速度。这些年来,美的一直疯狂着做着两件事:投广告与扩产品,靠着这种粗鲁得近乎野蛮的方式,硬是冲过了一千亿,这证明了美的模式的成功。
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但是多元化的潜在风险如影随形,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美的发布的财报已非常清楚的告诉所有人,美的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都成功,在大家电领域,它的单一品牌策略屡试不爽,基本上进入一个成功一个,因为大家电渠道网点集中,一个代理商基本就有能力全部覆盖,新的大家电产品的导入,对美的来说只是对销售系统发出个新品订货通知那么简单,并不需要重新招新代理商来组建销售网络。然而,在产品线异常复杂的小家电领域,美的目前仍毫无警觉的惯行模式,可能是在自掘坟墓。
美的小家电为了满足其快速扩张的需求,采用的是OEM贴牌运作方式。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找了很多的贴牌厂家,这些厂家自有产能不够,又分包给更小的厂家,如此传导下去,甚至有几十个人的小作坊也在给美的贴牌。这些作坊大部分都没有质检和品控,不管是来料质量、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还是售后服务,都无法保证质量。不为外界所知的是,美的也偶尔会派出质检督察,但这些“钦差大臣”们到工厂后第一件事不是驻厂检查,而是马上被拉去腐败,走的时候拿上红包,盖上质检合格的红章就结束了任务。
细心可以发现,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美的紫砂锅有毒、电饭锅爆炸事件正不断见诸报端,但美的就是美的,雄厚的财力马上就可以让负面消息从媒体上消失,甚至还能发动行业专家、政府领导为自己说一些粉饰太平的言论。
从目前来看,美的小家电勉强还能让纸包住火,虽然是业界公开的秘密,但起码顾客还不知道。
不过,从市场操作角度来说,美的在小家电领域的单一品牌策略,会让其遭遇冷门。小家电与大家电最大的不同在于渠道,小家电的渠道类型多,单一渠道的网点也很分散,没有哪个代理商可以通吃所有渠道,甚至单一渠道也很难。并且这个领域的渠道模式相对落后,基本上是省代,市代还未成长起来,他们会实行控货,这就决定了美的小家电只能切割很小的一块市场,他要想提高细分市场占有率,单一产品多品牌操作的模式,可能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