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如何突破大客户销售中的人际矩阵

[类别:销售谈判] [更新:05-02 11:31:15] [浏览:6435 次]

    更多的,我们会选取决策者和评估者这一层次切入。如果有这样的资源和机会,也是非常理想的开始。并且,从这个层级开始,可以得到直接决策面的认同,对于成单后的执行也非常有利。

    一般来说,作为“评估者”的技术专家是非常好的切入点。他们并不直接从购买行为中获利,通常在意保持在组织内的专业地位,以技术交流和探讨的方式很容易与其建立起交流通道。特别是与之地位和技术修为相当的己方技术专家出马,一般能马到功成,顺利介入。

    对于客户关系很弱的公司来说,从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切入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Sales的耐心将经受长期考验。但如果通过勤勉努力不断向上渗透成功的话,这样的客户关系将是最为稳固和牢靠的,即使客户内部人事变动等突发变故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对于双方的长久合作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经受基层广泛认同的产品和服务最小化了高层的决策风险和责任,同时让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少了很多麻烦。

www.liushuye.com

    从单个的人切入,从认识一个人到两个人、三个人,客户内部的景观就如画卷般地展开了。

    建立内线

    切入进去后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寻找内线。

    内线,是我们的信息提供人,像向导一样地帮我们引路,告诉我们重要的组织和人事方面的信息,协助我们逐步突破。

    一般来说,内线必须是坚定的支持者。

有时候,他会是我们在客户内第一个认识的人,但经常,我们需要不断地寻找和培养。

    内线并不一定是位高权重的人,最好是处于组织内部信息交汇部门或职能的人员。从性格上来说,内线需要有活跃的孔雀型特质,乐于在组织内部四处活动,广结善缘,打听消息。有了内线的帮助,客户的决策矩阵就如成竹在胸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内线不能太多,1~2个为好。

    寻求支点

    在决策矩阵重要位置上找到坚定的支持者,是突破人际矩阵的关键。这个点,将是我们未来用力的支点,我们将围绕着这个点来开展工作。要想撬动客户这个地球,支点必不可少且是重中之重。

    “自上而下”切入的下一步就是要将批准者变成支点,最好是让他成为我们的良友。即便是和批准者渊源颇深,或者有重要的保荐人,都不能忽略进一步取得批准者的信任,特别是随时注意不能伤害其在组织中的威望和地位。

    同样,决策者、评估者、使用者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支点。“表达诚意”、“郑重承诺”直至“取得信任和支持”便是寻求支点的全过程。有时候,这个支点比较小,但只要耐心培养,不断深入,它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曾经在一个项目中,我们没有任何关系资源,只能从最基层的使用者入手。还好,对手都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我们做的,无非是每次拜访时都去找他们聊一聊,举手之劳提供一些让他们方便工作的资料,偶尔在小馆子请他们吃个饭。而最终的胜利,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使用者一次又一次提交的高度评价的使用报告。

    当然,随着工作的推进和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支点也需要不断增加和调整,这样才能不断提供越来越大的支撑力度。

    扩大支撑面

    从切入点、内线、支点,三点成面,说明我们建立了最基本的支撑体系,或者说建立了基本的人际支撑矩阵。这时,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客户组织内部站住了脚,可以对客户施加影响。但是,影响力依然有限,不足以保证销售目标的达成。这时,就需要以此为基础,寻找更多的支持力量,扩大支撑面。

    扩大支撑面就是在人际矩阵中“贯通上下,协调左右”的拓展,争取在整个决策矩阵中的各个位置上都有自己坚定的良友和支持者,不断弥补支持矩阵上的短板和缺陷。另外,要尽量减少死敌和反对者,至少将他们转化为中立者,减少来自对手的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扩大支撑面的过程中,良友的数量不宜过多,一两个即可,不然良友间利益的协调将比较困难,有可能适得其反。

    突破人际矩阵

    当强大的支撑面建立起来后,重要的工作就是将点线面贯通,形成在客户组织内部立体的支撑体系。在建立点、面的过程,大多数沟通都是单独、私下进行的。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暗示、多方沟通、共同交流等方式将客户内部的支持者们团结在一起,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在此期间,我们对客户内部政治情况已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有利于平衡相关人员的利益和需求,将大家对最终决策的影响力聚焦在一起,形成最大的力量。

    人际矩阵的缝合

    签约成功,并不是最终的成功。对于企业,项目执行完毕、款项全部到位才是最后的成功;对于sales,维护和优化客户关系、保持长期的合作,才是长久的胜利。所以,打单成功后对突破后人际矩阵的缝合非常重要。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项目拿到手了,合同也签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付款困难重重,客户意见排山倒海,售后服务麻烦不断,最终影响了验收、客户满意和结款。

www.liushuye.com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都是忽略了对客户人际矩阵的缝合。那些在突破过程中,被影响、被伤害、被失落的相关人员,并不会随着尘埃落定而自然改变立场。他们的力量会在项目执行期中起到消极作用,甚至直接影响下一个项目的合作。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突破后人际矩阵的缝合,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作为缝合工作的原则,修复有问题的关系,为执行期扫清障碍,为长远合作打好基础。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长久享受突破后的人际矩阵,善之善者也。

    从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切入,Sales的耐心将经受长期考验,但这样的客户关系将是最为稳固和牢靠的,即使客户内部人事变动等突发变故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那些在突破过程中,被影响、被伤害、被失落的相关人员,并不会随着尘埃落定而自然改变立场。他们的力量会在项目执行期中起到消极作用,甚至直接影响下一个项目的合作。

    ①组织愿景的实现;②组织目标的完成;③购买行为的投资回报。①保持个人威信;②维持当前地位的安全;③得到尊重。批准者通常是一到两位高层人士,有权审查、批准或否决下级的决定。但通常情况下,他并不使用否决权,特别是某些申请和决定来自于其信任的下级,除非需要批准的申请与其价值观或经验有较大的冲突。不过,当所批准的决策对组织或其个人有较大影响时,他也会进行详细的考查和思考,并寻求强有力的证据或依据来支持其批准与否的决定。①实现业绩目标;②确保运营系统的正常;③本部门目标和利益。①得到领导认可;②得到下级拥戴;③建立个人权威;④升职的愿望;⑤希望在业务改变中得利。决策者通常对于购买结果承担责任,并在购买过程中有选择产品、技术或方案的权力。虽然在程序上,他需要取得批准者的同意,但通常仅是一个“礼貌性”、“制度性”的安排,特别是当购买的标的较小时或属于常规性采购。但决策者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技术专家,在取舍过程中,他在一定程度上受评估者专业意见的影响,至少希望得到评估者在技术角度方面的支持,以降低决策失误后的责任风险。①运营系统的高效率和低成本;②采用最先进的技术。①表现个人的专业素养;②巩固技术权威地位。评估者通常是技术专家或是一个包括技术专家、产品专家、采购评估专家和法律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其人数根据采购标的规模而定。他们需要从产品、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全面分析优劣和利弊,基于严谨的科学和技术标准,并参照组织预先设定的准则或其内心固有的准则,来向高层提供专业性的建议。①使用操作方便;②故障率低。①工作轻松;②得到领导认可;③最好能增加收入。使用者是直接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的人。他们处于组织结构的底层,最关注产品或服务实际操作使用的便利性和效能,对于技术细节不感兴趣。他们对产品的实际使用体验虽然对采购过程影响不大,但在一些时候也被评估者作为一个因素予以考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