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为什么要建立OHSAS18000安全管理体系

[类别:质量管理] [更新:05-02 11:18:29] [浏览:6607 次]

为什么要建立OHSAS18000安全管理体系提要:职业安全卫生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企业实施OHSAS18000,通过建立、完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文章 来 自www.liushuye.com

  为什么要建立OHSAS18000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标准是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的,是继ISO9000、ISO14000之后又一世界各国通用的管理标准。1999年10月中国国家经贸委颁布了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

  职业安全卫生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企业实施OHSAS18000,通过建立、完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从而达到对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有效控制,保护员工及相关方的安全和健康。实施OHSAS18000可以明显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中国入世以后,为兑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安全认证成为强制性认证内容之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介绍

  OHSAS发展历史

  一、世界发达国家各自建立标准

  1996年 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

  1996年 美国工业卫生协议制定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

  1997年 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

  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议(JISHA)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导则》

  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2《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AS18001实施指南》。

  1999年10月中国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内容与OHSAS18000基本相一致)

  二、OHSAS的国际化情况:

  ISO/TC176--87年发布ISO9000标准

  ISO/TC207--96年发布ISO14000标准

  ISO组织自90年代中后期一直努力把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国际化

  1996年9月5日-6日召开专门会议,44个国家及IEC、ILO、WHO等6个国际组织参加,未达成一致。

  1997年1月又召开了技术工作委员会(TMB)会议,会议决定职业安全卫生暂不发布国际标准。

  因此,目前职业安全卫生没有国际标准,各组织可选择相应标准进行贯标和通过认证。

  三、为什么会出现职业安全卫生

  1、国际贸易的要求

  世界各国均需希望能在相同成本下参与竞争,发达国家特别在意第三世界国家使用廉派的童工,恶势的生产环境,间隔的厂房下生产的低成本产品,从而使竞争不平等。

  2、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需要

  3、职业安全卫生主要是解决人权的问题

  OHSAS的发展前景

  一、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一体化思想

  1、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的要求"各国不应由于法规和标准差异而造成非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公平贸易,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

  2、和ISO9000、ISO14000模式一致,易于评估

  二、我国发展职业安全卫生的条件

  1、有多年的安全管理系统经验,各企业均有相应的方针、目标各种安全制度

  2、大多数企业已有ISO9000、ISO14000管理体系的运行经验

  3、我国新的安全法规出台,如职业安全卫生法或安全生产法为推行OHSAS准备了坚实的基础

  4、我国有一大批职业安全卫生科研检测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承担OHSAS的技术评估。

  三、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作用

  1、通过实施OHSAS可以明显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2、改善作业条件,提高劳动者身心健康,提高劳动效率

  3、职业事故和职业病能增加财产损失和医疗补偿费用,提高成本

  4、增强企业社会影响力,扩大市场

  OHSAS运行模式

  一、PDCA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

  PDCA循环圈是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同时也是14000,ISO9000管理体系的运行基础,实际上PDCA循环圈是所有现代管理体制的根本运行方式

  P--计划:1、确定组织的方针、目标

  2、配备必要资源

  3、建立组织机构、规定相应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4、识别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活动或过程,并规定活动或过程的实施程序和作业方法等。

  D--行动:按照计划所规定的程序(如组织机构程序和作业方法等)加以实施。实施过程与计划的符合性及实施的结果决定了组织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所以保证所有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是实施的关健。

  C--检查:为了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需要对计划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衡量,并采取措施、修正、消除可能产生的行为偏差。

  A--改进:管理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而需要随管理活动的深入,针对实践中发现的缺陷、不足变化的内外部条件,不断对管理活动进行调整、完善

  裁明模型下一个动态循环,不断上升的螺漩。


文章 来 自www.liushuye.com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