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设备和管道保温安装施工方法提要:外护板安装外护板安装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热膨胀位移足够,无错焊、漏焊。开穿管孔位置、尺寸合适,预留管子膨胀位移量足够
文章 来自 www.liushuye.com锅炉设备和管道保温安装施工方法
1 作业程序
施工准备→固定件和支撑件的安装→保温层安装→保护层安装→工程验收
2 施工前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保温材料外观检验、质量文件校核、保温材料复检,保温设备和管道表面清理及干燥,设计有要求防腐的进行防腐,临时防护设施的设置。
3 主要施工节点工作安排
(1) 锅炉水压前,受热面上的保温钉、保温支撑件必须焊接完毕。
(2) 水压后、风压前,完成炉本体管道及四大管道保温、附属设备保温、炉本体的耐火材料浇注,其中重点项目为炉顶密封。
(3) 风压前,应完成电除尘器、烟风道的保温钩钉、保温支撑件的焊接。
(4) 汽水管道保温在水压或上水试验后进行。
(5) 汽轮机汽缸保温在油循环后进行。
(6) 点火吹管前,所有保温项目均应完成,吹管临时管道做好临时保温。
4 保温钩钉、支撑架安装
(1)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对设备和管道壁面进行划线标注,然后将钩钉垂直点焊于设备管道上,逐件自上而下进行施工,对于不允许施焊的设备和管道,可采用抱箍式结构,用螺栓、螺母固定,再在抱箍上焊接钩钉。钩钉长度按实际要求选取,无设计时为保温厚度加60mm。具体形式见下图所示
(2) 支撑托架不能装在焊缝或附件的位置上,托架的环面安装保持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对于不允许施焊的设备和管道,采用抱箍式结构,用螺栓、螺母固定。支撑件的形式见下图
(3) 在水压前、风压前必须焊接完毕。
5 保温施工工艺
保温工作必须在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进行,坚持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先管道后阀门、法兰的三先三后原则。
保温层施工时,同层应错缝,上下层应压缝,其搭接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
保温材料用镀锌铁线进行绑扎,绑扎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且每块保温材料上的捆扎件不得少于两道。
软质毡垫的保温层厚度和密度应均匀,外形应规整,经压实捆扎后的容重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安装容重,安装后的棉必须平整,接缝必须严密。
双层或多层的绝热层的绝热制品应逐层捆扎,并应对各层表面进行找平和严缝处理。
当弯头部位绝热层无成型制品时,应将直管先加工成虾米腰敷设。公称直径等于小于70mm的中低压管道上的短半径弯头部位的绝热层,可采用软质垫绑扎敷设。
封头保温层的施工应将制品板按封头尺寸加工成扇形块,并应错缝敷设。
保温层单层的保温厚度不应超过60mm,如超过60mm,建议分层施工。各保温结构见下图
6 外护板安装
外护板安装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热膨胀位移足够,无错焊、漏焊。开穿管孔位置、尺寸合适,预留管子膨胀位移量足够。
施工中管线直段部分要横平竖直,误差不得超过5mm并把搭接口部位放到暗处,以美观平整为宜。
在安装过程中,外护板的搭接处要严密无缝,钉距要均匀成线,钉距要求(150mm~200mm)。
有障碍处,应把剪切口放在暗处,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能把剪口留在暗处的,应用加短节的方法。
两根或两根以上成排管道时,外护铁皮安装线与线应对齐,以确保美观。
所有管线的外护板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每3m~5m必须留一处膨胀节,膨胀部位搭接应在100mm以上。
竖直管道的外护板应固定在托架上,防止外护板脱落。
弯头安装要求线与线之间要相接吻合,严密无缝无松动现象,对口整齐,铆接牢固,均匀美观。
弯头外护板的角度应与管道的实际角度相符,误差不大于3°,不得有勾头或扬头的现象。
管径在400mm以上的弯头外保护层内部必须加加固条。
罐体封头应扣槽均匀,搭接一致,无缝隙。
波形板必须留有足够膨胀缝。
外护板安装在其它工序完工后进行,避免二次污染。
7 耐火砼施工
设备表面清理 → 材料检验及准备 → 支模 → 耐火层的支模 → 耐火砼拌制 → 浇砼 → 耐火混凝土养护 → 拆模
8 色环、介质名称及介质流向箭头的涂刷。
油漆颜色、管道色环、介质名称、箭头位置形状按设计要求执行。
管道拐弯、穿墙及管道密集,难以辨别的部位,涂刷色环或介质名称及介质流向箭头,管道外护上涂刷前先进行模型刻制再均匀涂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