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办关于上报隧道CRD开挖工法试验段的总结报告提要:监理组根据施工原始记录和监控量测资料审核后认为:一、根据监控量测资料,拱顶下沉量较大,但下沉量主要集中在断面未完全封闭前
源自 于建筑资料驻地办关于上报隧道CRD开挖工法试验段的总结报告
新赛果六监〔20**〕357号 签发人:z
总监代表处:
将军沟隧道大里程端左线上断面施工至ZK582+264,开挖揭露围岩与原设计差别很大,隧道在初期支护后即出现持续变形,最大断面变形量超过70cm,致使初期支护大段侵限;而且根据TSP203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分析,隧道该类围岩在可预报范围内无明显好转迹象,如不改变施工方案,难以控制围岩变形,隧道施工和结构安全也难以保证。对此,伊犁片区公路建设指挥部非常重视,组织施工参建各方并邀请国内专家召开了专项会议,并形成了会议纪要(详见新交建伊指〔20**〕115号文件),根据会议决定,将军沟隧道该情况围岩地段改用CRD法施工,其中ZK582+264~+247段为试验段,由设计拿出CRD开挖工法施工图。
监理组根据新交建伊指〔20**〕115号文件和CRD开挖工法施工图,密切配合施工单位于2008年7月16日开始进行CRD开挖工法的试验段施工,截至9月6日,已全部完成ZK582+264~+247段试验段的开挖和初期支护。
第六合同段项目部于20**年9月10日上报《关于将军沟隧道左线CRD施工工法试验段的总结报告》(新赛果六项〔20**〕193号),监理组根据施工原始记录和监控量测资料审核后认为:
一、根据监控量测资料,拱顶下沉量较大,但下沉量主要集中在断面未完全封闭前,在开挖断面全部封闭后,拱顶下沉逐步趋于收敛稳定;各断面收敛值相对于拱顶下沉量较小,最大为65.01mm,各断面均趋于收敛状态,对施工影响较小。可以得出:CRD开挖工法能有效的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下沉,能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
二、本工法充分利用了中隔壁和临时仰拱的支撑作用,并辅以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挂网和格栅喷砼等支护手段,加之开挖对围岩扰动小,故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安全度。
三、其支护系统能很好的适应围岩的变化,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四、本工法采用分部开挖,其超前导坑可以起到超前预报的作用;本工法还能有效应用监控量测等信息指导施工,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五、施工单位在CRD开挖工法试验段施工中优化的施工工艺和总结的施工参数,能够指导下一步CRD开挖施工,并能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
六、由于CRD开挖工法进度较慢(每天开挖进尺在1.0m左右)、造价较高(每延米约10万元),在下一步施工中需根据掌子面地质情况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密切监视围岩变化情况,如围岩情况有了根本性好转,应迅速转变开挖工法,以加快进度、降低造价;施工单位应提前作好转变开挖工法的准备工作。
附件:新赛果六项〔20**〕193号
二ОО八年九月十一日
(联系人:z,联系电话:1367993****)
主题词:隧道 CRD试验段 总结报告
抄送:存档。
赛-果公路第六监理组印
20**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