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学习总结报告提要: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明白,“骨干”这一称谓带给人的不会有太多的荣誉,却有无尽的责任。
来源自 报告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学习总结报告
今天我寄出了省级骨干培训分散期间的学习作业,其中有一项是要求我们学员对自己参加培训做一个总结报告,我很清楚报告是对自己一个阶段的反思,但并不意味着就此学习可以结束,教师这个职业需要我用一生来学习,从工作中,从学习中获取经验,从经验中不断反思,从反思中不断进步,从进步中不断汲取力量。20xx年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班第一期于 11月27日至12月7日由江西师范学院承办,在美丽的青山湖畔进行。江西师范学院非常重视这次培训活动,学校提供优质的培训环境,成立包括龚亚夫、李如密、张荣伟、范存智等知名专家、教授在内的培训团队,选定丰富的培训内容和专题讲座,在几天的学习中,时常被各位专家及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所折服,希望自己能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和反思,让我的孩子们能够更多的感受到英语的精彩和成功的喜悦!现将参加培训的收获和体悟总结如下:
一、参加培训活动的收获
在培训期间,江西师范大学为学员安排了十六场专题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拓展我们的视界,提升我们的认识。
该培训专题讲座使我对师德的修养与提高,对教师培训的方向、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心理调节有了新的思考,他们让我明白了必须走出办公室,走进教室,走进教师,走进学生,立足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以教育教学的小问题为指向,揭示小问题背后的大道理,探寻带有普遍性的教学规律,,才会有真正的收获。专题培训最大程度地激活了教师的内驱力、向心力,从而凝聚为促进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引发问题思考,注重教育方法研究,注重案例采集与组织分析,在一个很宽广的背景中思考所教的学科课程,能使得我的教学变得更深刻而有气质。而且对于今后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教学的教学方法,给以很大的启示。
二、分散学习期间的感悟
我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从教十五年,一直希望做好三件事:打造自己的卓越教室,开发自己经典课程,书写自己的职业传奇。现在又赶上新课改,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
(一)健康向上,坚持不懈,乐观对待教育事业
此次学习有幸听了孙庆民教授关于教师心理的专题讲座,也真切体会了南昌三中吴平老师《终身学习做一个快乐睿智的英语学科老师》,真是心生感慨,让我受益非浅。尤其当我看到有许多老师因心理不堪重负而英年早逝,因学生的小过失招来残酷的体罚与辱骂的时候,心中更是感慨万千。我们老师面临着来自自身、学校、家庭、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我们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因而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会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定要微笑面对生活,调节好生活节律,还自己一个健康的好心境,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好老师!
在不断学习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加强学习,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有一点点进步,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有一点点改变。
(二) 深入学科,贴近教材,不断提高研究能力。
教师自身学习要从教师出发。教师培训要从“以培训者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中心”,首先思考自己缺少什么,最需要什么,选择自己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培训内容,以尽快解决自身本体性知识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问题,显然应纳入教师培训的范畴。教师培训和学习要贴近教材。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教学,而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材。可以说,教师主要是从教材中获得对数学新课程体系的认识。新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到编排体系、从素材的选择到呈现方式、从教学活动的设计到学习方式都发生的很大的变化,新课程又要求教师“用教材教”,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程度成了决定改革效果甚至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并不是每位教师都能理清教材编排体系,领会教材编排意图的。教师培训要贴近教材,引领教师从整体上整理出教材的脉络体系和结构,从细节处咀嚼教材体味教材的意图,进而提升教师研究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师培训要基于课堂。基于课堂,就是基于真实的课堂情境,重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引导教师一步步思考、探索,发现可行的问题解决办法,或引发持续的改进过程,从中启迪教师的思维和智慧,提升教师的认识和理念。
(三)注重真实情境,加强案例分析,提升课堂效果。
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实现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客观地讲,当下的校本教研并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新瓶装陈酒现象。
校本教研基于真实情境,就是从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研究改进教学,实现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为改进工作而研究,在研究中改进工作。校本教研基于真实情境,就是通过解决教学中实实在在的问题,使得教师感受到教研改变教学、提高质量的魅力,体验到专业成长的快乐,进而以一种研究的心态从事教学工作。
(四) 更新观念,以新的观念作为指导思想
转变教师观 随着知识经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