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1-3)班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提要:本学期,本学期担任初一年级1—3班的教学任务,每周3个课时。面对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好教学的切入点
www.liushuye.com七年级(1-3)班地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学期担任初一年级1—3班的教学任务,每周3个课时。面对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不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好教学的切入点,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东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讲述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包括地球和地球仪基本知识,地图的辨认和使用等情况。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本章通过对地球海陆分布特征的介绍,讲述了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以及海陆变迁的辩证理论。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讲述了天气的变化,气候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的有关知识,以及世界气候的分布和特点。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讲述了人口和人种的知识,介绍了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认识了人类聚落的地理特征。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从人类发展和世界合作方面介绍了全球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的趋势。
四、 本学期总体教学目的要求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并及时进行反思,形成文字。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教学中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利用网络获取多方面教学素材,充实课堂内容。
6.做好每一次考试分析工作,全面分析各班级、各学生的学习质量分析。
7.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以整合学科内容,并逐渐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倾听学生意见,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5、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6、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六、活动安排进度表
(附下表)
活动安排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活动安排进度 完成情况 备考
1 9.1—9.9 1.1地球和地球仪
2 9.10—9.16 1.2地球的运动
3 9.17—9.23 1.3地图
4 9.24—9.30 单元复习
5 10.1—10.7 “十一”长假
6 10.8—10.14 21.大洲和大洋
7 10.15—10.21 2.2海陆的变迁
8 10.22—10.28 3.1多变的天气
9 10.29—11.4 3.2气温和气温的变化
10 11.5—11.11 单元复习
11 11.12—11.18 期中考试
12 11.19—11.25 3.3降水和降水的变化
13 11.26—12.2 3.4世界的气候
14 12.3—12.9 单元复习
15 12.10—12.16 4.1人口和人种
16 12.17—12.23 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7 12.24—12.30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8 12.31—1.6 5.1发展与合作
19 1.7—1.13 单元复习
20 1.14—1.20 总复习
21 1.21—1.27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