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行动计划方案提要:以改造和优化模式为重点,加强学校、教师、学生在模式实践应用中保障评价考核、集体备课及导学案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等情况的反馈和问题研究
源自 物管手册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行动计划方案
一、目的宗旨
以“三个面向”、“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学习金字塔”为理论支撑,以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基本途径,以促进老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抢抓高中课改机遇,全面更新教育观念,重新构建课堂结构,彻底转变教学模式,把简单追求“教学成绩最大化”切实转向科学追求“教学效益最优化”的轨道上来,快速提升我县教育质量和水平,强力打造区域课程改革特色。
二、目标任务
一年起好步,三年有特色,五年成体系
(一)模式构建
1、把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验成果,与市内外中小学课堂模式改革的典型范例进行比较、归纳,初步提出“县中小学发展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框架。各乡镇和中小学可以直接参加或借鉴或独创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验。
2、对全县中小学校长、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模式”通识培训,了解和把握市县内外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模式的架构和流程等。
3、各中小学根据高中、初中、小学《课程标准》的阶段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和形成高中(初中、小学)××学科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架构。
4、及时了解并定期分类开展模式培训、交流、指导,使全县高中、初中、小学都来积极熟悉、广泛应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力争乡镇内学校无空白,学校内年级无空白,班级内学科无空白,为区域课改打好基础。
(二)团队打造
1、按自愿和遴选方式确定县级至少2个镇、3所高中(一年级)、5所初中(一、二年级)、10所小学(四、五、六年级)作为县级第一批重点团队培养、指导。乡镇级至少确定1所中学、1所小学作为乡镇(街道)第一批重点团队培养指导。校级(中学、中心校、完小)至少确定1个年级作为学校第一批重点团队培养指导。要加强校长干部团队、学科老师(含班主任)团队、学生(含小组长)团队的模式操作的准备工作培训,实施过程的教学监控和指导,确保模式改革工作起好步和有实效,不断优化,取得积极成果,为区域课改提供样本。
2、以改造和优化模式为重点,加强学校、教师、学生在模式实践应用中保障评价考核、集体备课及导学案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等情况的反馈和问题研究,定期督查、巡回指导模式实施。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召开和参加现场会、研讨会等形式,重点解决模式推进中的管理保障、教师集体备课和导学案质量、学生学习小组建设与教学质量效益等问题,尽快突破疑惑期、高原期的瓶颈制约,打造整体推进的样板学校或示范学校(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3所),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尽快形成区域优势。
(三)管理推进
1、鼓励支持并及时推广学校自主重新建立和完善的、有利于推进新课堂教学模式广泛深持久开展的管理体制机制和考评实施办法。
2、实行中小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分级、分校、分科管理督导制度,县级团队由教委组织人员管理、督促、指导,乡镇(街道)级团队由教管中心组织人员实施管理、督促、指导,校级团队由学校组织实施管理、督促、指导,并逐级落实分校分科管理督导负责人员。
3、及时研究并尽快出台《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保障与管理考评办法》,为模式改革提供人、财、物强力保障。
4、改进和调整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育管理、办学水平等方面的考评办法,为区域课改营造很好环境。
三、保障措施
1、严格实行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一票否决”政策,把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纳入教管中心、学校校长及班子考核之中,并实行“一票否决”,即:凡有空白的乡镇(街道)对教管中心主任及其有关人员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凡有空白年级的对学校校长及其班子工作“一票否决”,凡有空白学科的乡镇、学校、对教科所及教研员工作”一票否决“。
2、切实保障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经费投入。各中小学及有关单位必须加大课堂教学模式经费投入,切实保障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及资料、学案编制和使用工作的实际需要。
3、优先配置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资源,采取调剂、充实等办法按标准和需要优先为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中小学配置师资、设备等。
4、尽快制定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案,以提高教师学生教学效率和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为着力点,重新配套建立完善中小学教学管理、中小学质量考核等办法,大力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实施和不断深化。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导统筹、组织管理和督查指导,县教委设立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督查组、指导组。乡镇和学校建立相应机构,落实人员,履行职责。
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李志坚
副组长:z
成员:教委各科室、教科所、进修校有关负责人。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政策保障、经费支撑、人员调配及其他重大事项的领导和统筹。
(一)工作组:zz,负责组织管理和研究制定工作计划、行动方案及其他具体工作。
(二)督查组
中学:zz,负责督促检查中学工作落实情况及情况反馈通报。
小学:z,负责督促检查小学工作落实情况及情况反馈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