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6
餐厅名称:御园酒家
基本情况:开业半年的潮粤菜餐厅
顾客定位:40岁以上的政府机关人士为主,商务为辅。
人均消费:1000元以上
最新营销手段:从四月开始推出早午茶,不到百元的人均消费能够让更多客人走进餐厅。
采访对象:驻店总经理 何猛
我们都知道,在北京的高端餐饮市场,粤菜餐厅的竞争最为激烈。2010年1月才刚刚在奥体中心开业的御园无疑是其中的新生者,但它丝毫不掩藏自己的野心。令人惊讶的是,仅仅半年,它的客流就已经稳定甚至开始走向饱和。
成功的首要原因当然是定位与选址,“东有顺风,西有金悦,北有御园”的口号也颇为唬人。但事实确实是北边高端客户资源也很丰富,却鲜有高端粤菜酒楼。尤其是御园身处奥体中心北门,里面入驻的40多家企业与机构都有不同的销售负责去接触、建立合作关系。
抛却整体的装修、菜品、服务等,驻店总经理何猛与他所带领的10名销售人员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着餐厅的命运。由各个销售分别录入,企业统一管理的客户资料数据库是餐厅最大的财富来源。
何猛把自己数十年的销售经验每日填鸭式地灌输至每一个销售人员的脑中,要求他们将餐厅的信息传播最大化。由于外地消费者占据一半以上的比例,他甚至要求销售人员与自己一样,能从一入房间看客人喝什么酒就判断出他们来自何方,并以当地风土人情为入口,迅速与客人进行情感联系。
4月份酒楼推出的早午茶策略被认为是这半年来最有效的一次营销策略,不到百元的人均消费都够让更多客人走进餐厅。感受到餐厅的出品与服务后,配之销售人员精巧的名片,下回如果他想在附近宴请贵客,自然而然就会想起这里。
当你知道何猛自己手头上的高端客户名录已达上万人时,也就多少会信任这家餐厅的未来。
STAR 3:
餐厅名称: bei餐厅
开业时间:3年
顾客定位:35岁以上的时尚新贵、外藉人士为主
人均消费:500元以上
最新营销手段:开设寿司课程,为消费者普及教育。
采访对象:餐厅经理 Milan Sekulic
位于北京时尚酒店瑜舍之内的Bei 餐厅提供独特的北亚创意菜,包括中国北方、日本及韩国佳肴。这家看似定位小众的餐厅在开业之初几乎不用花力气自己宣传,自有大批的媒体闻风而来登门求见。因为瑜舍酒店是北京首屈一指的设计类酒店,更因近年来名声鹊起的日籍设计师隈研吾的设计而成为城中话题。
但餐厅要做的恰恰是使自己与酒店脱离开来,证明自己是独特的存在。因为整个酒店只有99间客房,就算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人,对餐厅来说客源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一开始,他们就对外宣称自己是别有特色的“bei”餐厅,而不是“瑜舍酒店里的餐厅”。
媒体与客人第一轮的兴奋点仍然在餐厅的环境设计上,昏暗中的点点星光让人迷醉,来餐厅消费大部份是40岁以下慕名而来的年轻人。两年后,有关设计的话题已经被人谈论得审美疲劳,餐厅将更多的宣传点放在食物上,来自于美国新奥尔良的总厨Max Levy为餐厅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菜单。他们的市场传讯部与北京的各家媒体保持着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每有新菜面世,各大杂志的美食版编辑邮箱里必会收到一份最新通告。另外由于外国友人的比例甚至占到一半,他们会谨慎地在北京的英文杂志上投放少量广告。
bei餐厅很注重给客人以全方全的体验,他认为自己不单单是为人提供食物的场所,也不仅是一种审美上的愉悦,更能照顾到客人深层次的情感需求——这有点类似于其它奢侈品如同包包和珠宝。所以餐厅除了在新开业时的第一个月推出九折优惠外,从来没有过任何折扣。“这是一种姿态,也是从客人角度出发,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现在餐厅时常会开设一些寿司课程,由主厨Max将带着人们一览日式料理的精妙所在,现场揭开寿司制作的奥秘。这是一个很好的营销策略,既能有效地给予消费者想要知识,又在告诉他们:我们的寿司,是最好的。
STAR 4:
餐厅名称:有璟阁
开业时间:开业5年的新中国菜
顾客定位:30岁以上的时尚新贵、海归、外藉人士为主。
人均消费:300元以上
最新营销理念:杂志是餐厅合作最多的媒体形式,不关注网络点评。
采访对象:总经理兼厨务总监付洋
有璟阁大概是我们这次所有采访餐厅中顾客定位最年轻的一家餐厅,其中包括被大部份高端酒楼所忽视的、已经而立的80后。
2005年,有璟阁最初在工体开业时,给了很多食客震憾。谁也没想到餐厅的主人竟然可以将一座有220年历史的老宅从安徽整体迁至北京来做餐厅的根基。与建筑风格一致,有璟阁的美食亦走 FUSION 的路线,贯通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