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经理人往往会这样认为:老板既然花钱请我来,就应该听我的。此言差矣,老板花钱请你来,又听你的,花钱请个爷,天下哪有这种事?其实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才对——老板花了钱请你来,理所当然你要听老板的,这才符合公平的市场交易原则。但这并不妨碍你贡献智慧。你必须把智慧贡献出来,让老板来拍板决定,然后你去执行。
第三步,主动保持与老板的动态沟通
现实中许多经理人这样认为:老板一旦拍板定了的事情,在干的过程中就不需要与老板沟通了,老板只等要结果就是了。可这就像让你替别人看仨月孩子,期间不允许孩子的父母有任何过问,父母能不急吗?往往老板不但要结果,还要关注过程,非常重视过程。如果你故意阻碍老板插手,那么老板势必越发想插手。为什么老板一定要关注过程呢?很简单,事情都是变化的,老板有权知道事情的进程,便于及时调整。尤其小企业老板,是非常关注小事的。因为每件小事都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经理人每一个细小的错误最终都是由老板来埋单的。同时又由于企业很小,许多情况下,员工的“单子”老板是埋不起的。所以经理人应注意及时和老板沟通事情的发展进程,遇到问题及时让老板做出决策,确保老板对事情心中有数。尤其是空降经理人,因为老板对你的行事风格不太了解,你更有必要让老板知道你操盘的进程。即便老板对你做事已十分有把握,或者老板明确表示没时间关注此事,你也可以换一种更便捷的手段与老板沟通,让老板了解和把握整个事情的进程。
www.liushuye.com第四步,老板突然插手后,积极配合,建设性做事
老板一直积极支持和推进这项事情,你也全力以赴在推进事情,突然老板决定不做了,或者改变方向了,或者老板过去一直没有关注你正做的事情,现在突然插手,在你看来是瞎指挥,乱弹琴,怎么办?这就像师长正在打仗,突然军长亲临前线指挥,师长该怎么办?师长唯一的做法只能是积极配合,否则仗是无法打的。企业如同军队打仗一样,正确的做法是老板半道插手,经理人首先考虑到应该配合老板工作。
如果老板插手是正确的,那就遵从老板的意见;如果老板的做法确实是错误的,甚至是乱弹琴,那就认真地非常讲究方法地与老板沟通,让老板接受自己正确的意见;如果老板还是固执己见,也不应该气馁,应该改变方法与其沟通;如果方法都用尽了老板还是不回头,仍不要气馁,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老板错误做法带来的负面效果降到最低。这就是积极地做事,建设性地做事。
俗话讲,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老板给你出了点难题正是显你英雄本色的时候,是你挑战自我,并且是成就自我的机会,何必把它当成是困难和问题呢?
洋经验为何行不通?
有些在外企干过的经理人老拿外企的做法说事儿,可真正实施外企的做法时又不灵,为什么?大概两点原因:一是在外企你根本接触不到真正的老板,而只有同样是职业经理人的上司,所以对事情的关注程度、对事情结果承担的责任都不一样。而在民企,则面对的是真正的老板,是企业责任的终极承担者。谁身上的肉谁知道疼。二是外企大多都已经历史悠久,趋于成熟,企业系统结构都比较完善,团队免疫系统已经建立,所以从信息的采集、决策、传达、执行、反馈、修正都已经趋于完善,即使老板不关心,系统本身、团队本身都能够自己修正。所以在外企工作过的经理人千万不要轻易拿外企的做法来套民企。
老板能拿谁是问?
其实,真像职业经理人自己所想的那样,不许老板插手,让老板只等结果,是不现实的。尤其对一名空降经理人,老板不管不问,是很难要来结果的。如果老板等不来结果怎么办?拿经理人是问?在外企和民企是根本问不出什么的……企业做没了,经理人可以拍屁股灰溜溜地走人,而老板则可能是叫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企业都没有了,还问你干什么?还能问出什么来?当然,这事情在国有企业比较好办,可以给党纪、政纪处分,可以撤职、可以判刑,可问之处有很多。但在市场化企业,则只能靠老板个人对风险的判断和把握。你说老板不插手行吗?
老板真的插手了吗?
老板插手是从经理人的角度来理解的,其实从老板的角度来看或许并没有插手。本来老板关注企业内部的事情就是正常的,是自己份内的事情,何谈插手?经理人不让老板插手自己正在干的事情,才是真正“插手”老板的事情,是错位和越位的表现。毕竟,不当老板不知道终极风险是什么概念;毕竟,员工只是责任的传递者,而不是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尤其针对砸地盘的经理人,老板必须彻底干净利落地解决,不能使之成了气候。当然,若不是,老板在深入经理人正常事务时,也应注意分寸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