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跟你打一个赌:两三年内,在中国手机市场,必将有一两个中国品牌跻身一线阵营,国产手机将再度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这种辉煌,不再是2003年到2004年那样的昙花一现,因为支撑市场格局的是已经走向成熟、具有稳定性、能够给消费者持久信心的中国手机品牌。
我的底气从哪里来?
除了手机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经过30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已经成长起来一批在视野、能力与心态上足以打造自主品牌的企业家与经理人。
手机品牌:式微与崛起
几家曾经不可一世的手机霸主,似乎忽然间就风光不再,落寞了,暗淡了。
眼前的例子是,摩托罗拉手机业务被Google收购。作为最早生产移动通信设备的厂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摩托罗拉曾是移动通信的代名词,几乎垄断了移动设备市场。但进入20世纪后,摩托罗拉的好运似乎走到了尽头,经历了多次的起伏与挣扎,现在,总算找到了一家愿意收购它的买家。但不幸的是,后者买下它的理由,居然是冲着它的专利储备,而非其品牌资产与盈利能力。业内人士分析说,摩托罗拉的命运,将是在剥离了这些专利技术之后再次被转卖。此番情景,让人黯然神伤。
雄霸全球手机市场近十年的诺基亚,势头也一落千丈。虽然它的市场份额仍然是世界第一,但下滑的趋势已不可阻挡,股价下跌,亏损严重。国外一家著名的财经媒体甚至将它列为2012年即将消失的品牌。也太欺负人了吧?
取代这些老贵族而起的,除了苹果,还有HTC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野小子,三下两下,两三年间,就成了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头羊,销量和价格迅速赶超老贵族。
有人说,几个老贵族衰落,都是因为没把握住3G智能手机这一波技术革新行情。表面上是这样的。但是,智能手机的概念,最早就是诺基亚提出的,诺基亚早就为此做了准备。如果说诺基亚是系统平台选择失误,那摩托罗拉呢?它们都选择了开放平台Android,为什么让HTC后来居上呢?何况,苹果iPhone采用的是自成一家的封闭系统,但并不妨碍它迅速崛起。
细究本质,都是产品出了问题,落于人后了—诺基亚自己开发的塞班系统,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差,它却迟迟舍不得抛弃;摩托罗拉很长时间质量稳定性差,新品开发跟不上趟(好在近两年它的智能手机有了很大的改观)。除了原先的品牌光环,在产品上,这几个品牌没有为消费者提供足够强的购买理由。
让我们看看iPhone是怎么做的。iPhone开创性地引入多点触摸技术,让用户在屏幕上有了不可思议的体验。而它的APPSTORE,“超过5万个应用程序,几乎能做任何事”。这种强大的功能与丰富的应用,颠覆了手机的定义,吸引了无数粉丝蜂拥而至。要知道,苹果此前没有做过手机。有人认为,苹果独特的品牌个性,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不能排除这个因素,但是,如果这些个性无法通过产品体现出来,单靠广告与乔布斯扮酷,个性是玩不出来的。
再看看HTC。
它的横空出世,几乎是一个奇迹。这个总部在台湾的厂家1997年成立后,一直躲在幕后,忙着为全球各大移动运营商做代工。请注意,HTC做的是ODM而不是OEM。也就是说,HTC是有自主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只是产品贴着别人的牌子。憋屈了几年后,HTC在内地市场推出多普达品牌,走高端智能机路线,小试牛刀,市场反响已属不凡。2008年年底,HTC终于掀开盖头,与Google合作推出第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HTC品牌智能手机。凭借卓越的操作性能与造型设计,很快在大品牌林立的欧美市场为消费者接受,一跃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品牌。2010年第四季度,HTC超过苹果和黑莓,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2011年4月,HTC的市值超过诺基亚。两三年时间,做了别人做了二三十年的事!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