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成就第一品牌的营销法则

[类别:品牌管理] [更新:05-02 11:27:48] [浏览:6570 次]

    地球上有高山、有平地、有洼地,市场也一样;一个行业品牌竞争的结果,也会形成高山、平地、洼地的格局;一个品牌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占领市场的高山位置。

    1、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在哪里?

    这是一个过渡丰富的市场,人类的需求正通过商品化的形式被充分开发,各种各样的欲望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的鼓励

    细分营销的盛行,产品的极度多样化,市场的错综复杂,这一切迫使我们的营销手段不断升级。然而,当市场运作的方法精彩迭出之时,品牌营销旋即遇到了新的困惑。

    成本付出,正在逐年上升;营销负荷,正在逐年加重;市场投入的回报效率却逐年下降,营销努力的有效程度也逐年缩水。消费者的任性,渠道商的强势,进一步加剧了品牌营销的负重。

    当你付出大把大把的营销努力,成本不断飘升,竞争优势却并不明显。

    市场的过渡丰富,导致品牌营销的效率越来越成问题。

    所有的企业都在努力、都在投入,所有的企业都在为“客户维系与市场增长”竭尽全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令人满意的结局。尽管,推广投入对于市场开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推广投入都有令人满意的回报。

    如何规避无效努力,如何规避无效投入,如何规避无效经营?

    如何跳脱市场过渡丰富的干扰,在错综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截获市场中的优势份额?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获得健康的迅猛增长?

    这一切,有没有现成的答案?!有没有事先判断的依据?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营销对象,不同的细分需求,市场运行有没有共同的规律?!品牌营销的有效路径又在哪里?

    天祥智本在高山战略理论研究过程中惊喜地发现——获得市场高山位置的有效路径,正是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

    2、市场中的高山、平地与洼地:

    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的品牌,因为领域不同、目标对象不同、销售途径不同,取胜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尽管如此,但每个行业品牌分布的层级关系,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几乎所有的行业或者竞争单元,其市场格局都可以拿“高山、平地、洼地”来概括。

    高山位置的品牌,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最高的顾客关注率以及最丰厚的利润。他们是产业英雄,不断制造着消费潮流与市场神话,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新走向;他们是行业权威,无论在原料供应还是渠道方面度拥有得天独厚的谈判条件;他们是成功的榜样,追捧者蜂拥而至,跟随者亦步亦趋,无论盈利能力还是抗风险能力皆胜人一筹。

    平地位置的品牌,无论利润率还是市场占有率,都不可与高山位置的强势品牌同日而语。这是中型企业的典型状态,徘徊在水平线上,增长缓慢。在市场竞争的初级阶段,日子可能还不错,但随着市场的动态演进,只能勉强维持着经营的平静,随时都有被推入洼地的危险。

    陷入洼地的品牌,艰辛地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或者单纯依赖价格火拼,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回报极不相称。如果行业整体成长性好,这些企业还可以勉强运作,一旦行业整体效益滑坡,就无以为继。

    市场发展的初期与中期,往往会有数百家企业数十个品牌参与这个行业,以不同的形式分布于山头、山腰、山脚与平地,品牌格局的尚未形成,生存的危机并不明显,哪怕暂时落后,也还有机会去改变。

    随着市场的成熟、竞争的加剧,更多的企业将陷入洼地,或者转型或者淘汰出局。当市场成熟到了一定程度,连平地位置的企业也会面临生存的危机,即使勉强活着,亦味同嚼蜡;最终只剩下少数几个的领先品牌在高山位置呼风唤雨。比如:快餐业的麦当劳与肯德基;可乐行业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瓶装水行业的农夫山泉与娃哈哈;比如空凋行业的海尔与格力。

www.liushuye.com

    市场中的高山位置,是所有品牌经营者共同的目的地。无论身处什么行业,优势地位的获得与维护是品牌营销团队共同的追求。

    3、高山战略的营销原理与分析模型

    体育比赛的荣耀集中在冠军、亚军、季军身上,市场的荣耀也会集中在占据高山位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名企业身上。企业进入市场,开发产品,树立品牌,一定要去占领第一的位置,这是赢的法则!

    消费者,总是愿意把更多的信任、更多的选票交给第一品牌;渠道商,也总是愿意把更多的资源、更好的位置留给第一品牌;供应商,总是愿意把更多的优惠、更好的合作条件留给第一品牌;包括媒体,总是愿意把更多的赞美、更多的关注交给第一品牌。

    成为某个方面的第一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密码;占据某个方面的第一是打开市场的敲门砖,是开启财富之门的法宝。

    地球上有高山、有平地、有洼地;市场也一样,一个行业充分竞争的结果,也会形成高山、平地、洼地的市场格局。

    ①高山:人们在选择一种商品时,通常会优先考虑三个品牌,构成品牌竞争第一层级。这个层级的1、2、3三个品牌,能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一般可达70-80%,收益率高,品牌竞争力高,居高山地位。

    ②平地:人们对于某一种商品,一般能清晰记忆的品牌平均只有6个左右,4-6位品牌构成竞争第二层级。这个层级的4、5、6三个品牌,能占据10-20%市场份额,收益率中,品牌竞争力中,属平地。

    ③洼地:市场充分竞争的作用下,7位以下的品牌,市场份额低,收益率低,品牌竞争力弱,陷入洼地。

    高山战略的导入过程,其实质是市场主导地位的演变过程。后来者,可以替代性创新颠覆领先者;领先者,可应傲慢和决策失误而衰落。品牌的起起落落,就象地壳的造山运动。

    4、成就第一品牌的五大战略路径

    高山战略的营销原理告诉我们,没有行业地位的品牌是没有经营价值可言的;企业进入市场,开发产品,树立品牌,一定要去占领市场的高山位置,这是赢的法则!

    那么,如何占据高山位置呢?

    高山位置,可以通过直接登山的方式获得,也可以通过造山运动的方式来获得。针对不同的市场情形,高山战略的实施路径共分“抢占山头”、“挤占山头”、“另拉山头”、“替代山头”、“群山战略”五大类型,全面覆盖各种行业各种企业的各种运作类型——

    战略路径①:抢占山头(抢占无人占领的山头)

    市场已经存在,但没有强势品牌,这个时候率先振臂一呼,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就能迅速建立。行业品牌化初期的有效战略,竞争阻力小,品牌壁垒低,先声夺人是本战略路径的战略核心。

    战略路径②攻占山头

    高山位置已经有人占据,但现有的领先品牌只是暂时领先,地位并不牢固,通过营销进攻取而代之,或者通过山头瓜分获得一席之地。

    战略路径③另拉山头

    发现另一个市场,另拉山头,另立为王。通过顾客价值的创新与细分,避开激烈的竞争,在新的领域呼风唤雨。

    战略路径④替代山头

    通过顾客价值的创新,创建一个新的品类(或品项)替代原有的品类(或品项),以一个全新的产品形态,来满足原有市场的消费需求,最终实现顾客的集体转移。

[1] [2]  下一页


《成就第一品牌的营销法则》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