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
搞定90后!
去年6月李宁公司进行品牌重塑,在今年二季度的李宁产品订货会上,李宁服装产品和鞋产品的平均零售价上涨8%,订货数量则分别下降超过7%和8%(2010年的同期订单量增幅为22%),订货总金额同比下降约6%。过低的订单量加上各大券商纷纷唱空,导致李宁股价在12月20日急速下跌15.80%,创造了2004年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公司市值一日蒸发逾35亿港元。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家国内体育服饰品牌鸿星尔克,今年春夏订货会的订单金额为8.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由此可知,李宁的困窘并非由于行业不景气,品牌传播失策正是导致其腹背受敌的重要原因。
一、不要企图改变消费者固有的品牌认知
“李宁”这两字的本质是“以创始人李宁为核心,企业和产品为延展的集合印象”。运动员李宁历经1984年的人生巅峰与1988年的黯然谢幕,戏剧般的现实和现实的戏剧化,使“李宁”两个字具有了史诗般的品牌魅力,在70后和80后的青春烙下深深印记。
作为以“售卖明星、售卖梦想”为主要传播手段的专业运动服装提供商,李宁公司的目标客户应锁定为13-26岁的“90后因此,李宁公司提出“90后李宁”的定位,但对于消费者而言,李宁品牌固有的气质和“90后”的性格特征差异实在太悬殊:“李宁”是70后80后的精神偶像,是“乐观、坚韧、拼搏向上的斗志和昂扬的激情”的象征;而“90后”的典型性格却是:八卦猎奇、族群享乐、标新立异和桀骜不驯。可以想象:当“90后”遇见“90后李宁”时,固有的品牌认知会令90后耸耸肩跑开;而“70后80后”则会感觉自己完全被李宁背叛和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