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丽国际的整合能力在IPO前的这些重组中已经得到了证实。而今已经上市,作为新兴的资本运作企业的选择是—通过快速的并购来扩张产品线,扩充品牌组合。
因此,在上市不到5个月时,百丽国际就拉开了资本扩张的序幕,上演了在港上市募资以来的首次并购“处女秀”。百丽国际通过其全资子公司Full Brand以6亿元港币的代价收购妙丽业务,即收购奥斯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及奥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本权益。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这6亿港元的支付方式:
其中4亿港元由买方以现金方式支付给卖方(奥斯公司原股东),而余下的2亿港元则有附加条件的由百丽国际不计息的贷给奥斯系列公司,用于偿还奥斯公司尚欠银行和卖方的相关债务及作为营运资金。这个附加条件则是,若上述两家奥斯企业在2008年纯利高于3000万港元,百丽国际则需向对方额外再支付不超过2亿港元,否则无需再支付费用。
奥斯两家公司主要在香港、澳门及大陆从事妙丽(Millie’s)品牌鞋类产品的分销及零售业务,其在内地及港澳地区拥有超过150家连锁店,此次收购使得百丽国际的连锁店数量又速增。看来百丽国际曾表示的“每年新开1000家新店的计划”确实不是玩笑。
而“处女秀”的余热尚在时,同年11月,百丽国际再下一城,真实上演了一出“狮子吃老虎”,收购男鞋龙头—森达品牌。
百丽国际透过其全资附属公司新百丽与江苏森达集团订立一连串协议,根据协议,新百丽以16亿元的代价,收购森达若干资产、业务及公司的权益,是次并购对象包括江苏森达鞋业、秭归永旭鞋业、三峡鞋业、上海百思图鞋业、上海玺威登国际贸易等5家公司。
据协议得知,江苏森达将在收购前,以转让土地的方式,向上述5家公司中的一家注资,以及转让与森达、百思图、好人缘和森达集团所拥有的其他品牌相关的若干商标和知识产权给上述受让公司,并且在转让完成前先签订若干租赁、特许、专营等协议,以授予上述受让公司享有全权使用该等商标和知识产权的权利。
森达的业务主要是在中国从事品牌男、女装鞋类制造及零售,其业务已自2008年1月起至2008年5月逐步转让予百丽。而且此次为净资产收购,不负担债务。故截止2008年年底,森达业务就为百丽带来了约11.5亿元的收入,净利约为1亿元。通过是次并购,百丽国际不仅又加大了在国内鞋业的布局,扩阔了其品牌组合,同时也成为了国内男鞋翘楚。
回看百丽国际在IPO时就受到了普通投资者的重视,一举摆脱了服装鞋业板块的束缚。而这些紧随IPO后的收购行动,似乎正是在兑现其IPO时对投资人的诺言。由此可以预言:百丽从鞋类制造发家,再从零售渠道发力,通过收购逐渐扩展至多品牌,这一路走来,百丽不光摆脱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微利困境,而且成就了真正的资本运作企业。在当下,在并购的杠杆下,一个服装鞋业领域里的“鞋业之王”正在快速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