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转型路径

[类别:战略决策] [更新:05-03 22:22:29] [浏览:6675 次]

  低碳经济的变革路径是自上而下的

  哥本哈根的会议落下帷幕,博弈却远未结束,未来10年,中国将踏上整体低碳转型之路,企业的命运与气候改变下的经济新格局休戚相关,如何实现低碳转型?如何发现潜伏的黄金机会?

  《 经理人》认为,中国企业应抢先占位,打造独特的低碳竞争力!

  低碳时代,以气候为导向的全球经济协同发展。未来中国的经济形态和市场将与政策、资源高度相关,对企业的变革智慧是极大的考验,企业领导者在未来的战略上应高度关注国内外政策,抢占稀缺的低碳商机,巧妙借势,向外整合资源,向内调整产品、渠道、产业链、管理等,抢先实现低成本、低风险转型,塑造可持续领跑的竞争力。

  掌控低碳政策

  由于低碳经济的变革路径是自上而下的,虽然大多数低碳行业尚未走到市场化和商品化的阶段,真正的消费需求尚未出现,但从政策里可以嗅到前瞻性的机会。以日本为例,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的遏制能源消费的政策,日本的汽车企业与电子制造企业敏锐地把握到这个机会,生产出省油的汽车和低耗能耗材的电子产品,成功进军欧美市场。

  结合中国低碳经济的现状,《经理人》预测,未来的低碳经济政策有四大趋势值得关注:

  碳调节税。通过向使用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的企业征税,来补贴使用生物燃料的企业。国家能源所研究员周大地认为,碳调节税还可以成为碳消费税,引导环保节能产品的消费。

  区域政策竞争优势。提前抢夺低碳经济优势资源和项目的做法,使得中国各经济区域包括省市区开始了政策法规上的竞争,吸引企业与投资,如苏州请清华大学为其规划建设中国第一个低碳示范城,拟推出一系列税收及融资的优惠政策,中国外企协会透露,已有多家跨国企业欲报名去苏州做示范工厂。

  产业政策。2006年开始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尚不到位,光伏发电成本目前还远高于常规能源的发电成本。未来的产业政策将更为细化,具备可操作性。各种形式的补贴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将不断涌现,有消息称政府将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被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认为是撬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点。

  消费需求导向政策。气候组织政策专家喻捷认为,未来中国将仿效他国,以适度的消费鼓励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如德国的能源法案明确规定电网公司必须以固定价格、固定期限的合同收购清洁电能,“政策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

  值得思考的是,政策也是一柄双刃剑,太阳能光伏行业短短几年涌入大量的企业,造成产能过剩,过分依赖政策,难免会让企业丧失敏锐的判断力。

  寻找产业先机

  把握产业先机,除了政策,更考验企业发现稀缺机会的智慧!2005年进入中国的气候变化资本集团,拥有全球首个碳排放概念的投资基金,在中国已经投资十几个低碳行业和传统行业,投资规模达到60亿人民币。

  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路跃兵告诉《经理人》,气候资本在中国投资的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煤层气、生物质发电、钢铁、化工厂等,部分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投资新兴产业,巨大的机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企业如何进行判断?在他看来,抓住好机会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前瞻性和稀缺性。路跃兵列举了几个潜力低碳商机:

  ●太阳能的电流控制测量技术;

  ●风电场和智能电网;

  ●清洁交通,包括生物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储能技术。

  在非低碳行业,他认为,一些高耗能企业向低碳转型的环节也蕴藏着很大的商机,钢铁、水泥等高碳产业提高能效的环节,如余热发电、循环经济等,都是不错的机会。此外,成本较低、传统产品的低碳替代产品制造业,亦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低碳转型路径

  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前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留给企业转型的时日无多,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低碳学组研究员、秘书长崔大鹏博士说,“不要延误转型的时机。”

www.liushuye.com

  一般说来,企业在低碳转型时要解决发现需求、调整产品、技术创新等核心问题。崔大鹏认为,中国企业最需要解决的是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打造自主竞争力。

  高成本是横亘在企业面前的转型难题,崔大鹏说,一方面,国家要对一些行业实施补贴政策,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未雨绸缪,抢占低碳知识、低碳资金和低碳技术、产品与服务等制高点。企业需要寻找多种融资渠道。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转型路径》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