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中国式管理的阶梯

[类别:管理小品] [更新:05-02 11:11:55] [浏览:6709 次]

    中国人对物质利益畸型的需求和心态导致人与人之间表面上是一种关系,暗中又是另一种关系,而且表面的关系是由潜在的关系深浅而定,这就是现代管理最大的敌人,这就是经院派和洋和尚们最捉摸不透的东西。

    而这个“捉摸不透”的东西正是中国式管理的起点。如果一个企业的定位也恰恰是“利益的最大化”,那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悲剧将会在这个地方前赴后继、不断地重演。

www.liushuye.com

    所以在中国,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生产和销售而是教育,通过教化给予被管理者一种高尚的精神食粮,用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归属扭转被管理者对物质利益的畸形需求。

    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在中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必须要做得比为人父母还要好,对员工的关怀要胜似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就是教育——教育——再教育。这就是中国式管理的起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教育就没有管理,教育是管理的母亲。

    四、管理的阶梯

    从历史的沿革来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有着其历史的沿革,我们暂且称其为管理的阶梯。

    一、伙计或雇佣型

    这是商品经济中最原始的生产关系,一般是指大户人家的家佣、店铺的伙计和作坊的雇工等等,这种生产关系因脱胎于封建的生产关系,往往带有人身的依附关系,即伙计或被雇佣的人对老板的物质上的依附关系及老板对伙计或被雇佣的人精神上的依附关系。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时代,伙计或被雇佣的人是往往是现实生产关系的例外,如果获得此工作,往往能改变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存和生活境遇甚至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老板的雇佣往往是一种恩赐,被雇佣的人除了感恩戴德外还要付出一生的辛勤,最终形成老板对自己精神上的依附。

    但就是这种脱胎于落后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及简单商品生产和交换时期生产关系、管理者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却在生活中大量地被刻录和复制。以“自己人”的出现在各种的机构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尤其是在家族企业中犹为明显,这对劳动力、技术、资本含量不高的行业或企业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但面对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

    这是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根本相违背的管理形式,但在生活中大量地出现,这也是中国式管理的一大特点。

    二、利益交易型

    这是一种最普遍的生产关系形式,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的第一天起就存在于人世间了,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对离开土地的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无情地压榨,这部分人也因无知识、无技术、无地位为了生存和生活只能忍受剥削、压榨,在这个阶段人是被机器化了的动物,其作用相当于作坊中拉磨的牛、马、驴,他们得到的工资是最低的、安全、保障、福利是最低的甚至根本就没有。

    这种生产关系被称为劳资关系,劳资关系中最典型的管理形式就是用一切的手段榨空劳动者的劳动力,给予其维持其进行再生产所必须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报酬。

    但这一群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一切的生产和交易都是以他们的劳动和付出为基础而得以存在和继续,所有商品生产链条中都有这一个环节的存在,从开掘业、建筑业到生产、加工、安装等等,只要自动化流水作业线不能自动完成的工作,大都由这部分人在完成。

    廉价的劳动力是企业利润和市场竞争中价格优势的来源。对这群人管理非常简单,主动权也往往都在资方,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对这部分人基本发生不了作用,这几乎是一群被现代管理遗忘的人。

    三、利益共享型

    这是针对有专门的技术、技能、知识人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及销售行业或营销部门,这一群人会仅仅满足于固定的工资报酬,而是以工作成果的得来的利益与企业分享,甚至是享受企业的股份或分红权。

    这种方式在企业与高级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员及种类专业人才的关系中越来越被广泛的采用。

    四、事业共享型

    这是一群因共同的事业目标走到一起的一群人,更多的是自动自发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以自己的对事业的热情、知识、技术、经验进行投资或奉献的人,当然事业共同体必然建立在利益共同体上。只是企业作为一个舞台,不再是某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大家的舞台,投资者建立舞台吸引各方人才会聚,以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事业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帮助别人成就自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既来自于利益又超越于利益。

www.liushuye.com

    五、使命归属型

    这是管理的最高山峰和最高境界,这是由利益和事业目标都得到满足的人,以贡献社会、服务社会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这一群人不仅是超越了个人的利益和事业,而且完全超越了生命中的自我,以造福人类、造福社会、扶助危困、弘扬道义为己任而不懈地追求和奋斗。

    这五种类型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前四种类型能在同一个企业管理活动中并存,至于第五个类型,应该说中国企业都有普遍的济世情怀,随着的发展很多企业最终都会回归使命。

    五、对管理组织各阶层的剖析

    因为管理是一项因人而起的工作,所以一切都得从人开始,找出其中共性的或不变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设计、调整,选择适合的管理工具、方法和流程。

    从一个机构或企业人员组成来看,每一个企业都有领袖、决策层或决策机构、核心管理层、高级管理层、班组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生产或销售一线的工作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等等。

    一、领袖

    不管什么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组织都有一个领袖人物,这是团队的灵魂式的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一群人就只能称其为乌合之众了,企业就不可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对企业来说这个人物是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相当的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企业中其他的人都是因为他的存在而被吸引来的,他认知能力和心智水准、道德水准、人格魅力等决定了企业整体的水平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他往往就是企业的创业者或创始人,他的决策和选择往往决定企业的命运和未来。

    这是一个需要高度自律的人物,没有他的自律,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和行为就没有了标准,一切的规章制度也就失去了法码。

    这是一个高度谨慎的人物,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命运和生存状态。

    这是一个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的人,随时要为企业承担一切的风险和责任。

    这是一位有思想和远见的人,他必须用思想的光芒照亮企业的前路,避免企业在夜路中跌入泥潭或陷阱。

    这是一位最具有权威却又是权力最小的人,他的意见必须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方式经过特定的议程后方为有效,离开董事会或决策机构他的言行将没有任何法律上的意义。

    领袖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的自律和远见。现在大部分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领袖人物大都停留在草莽英雄阶段,缺乏自律与远见。

    二、决策层或决策机构

    这是企业的首脑机构,企业的重大决策都在此完成,这可以是董事会也可是特别的决策顾问或参谋机构,决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多种可行性的方案进行选择和决定或调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