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善用孝道管理,铸就卓越企业

[类别:企业胜经] [更新:05-02 11:19:10] [浏览:6757 次]

感谢2投稿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www.liushuye.com

前言: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曾子听完孔子所讲述的五类孝道后,赞美说:“确实呀,社会中的孝道和企业中的孝道,确实是社会和企业运做的根本呀。”孔子知道曾子对孝道已有领悟,于是说:孝道就象天道是符合天运行规律的原则,地道是符合四时变化的原则一样,它是符合百姓和员工实行的原则。

人生于天地之间,当效法天经地义为基本原则,员工在公司里,当遵守岗位要求。效法天之明,教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利用地利,教民耕种五谷。上司要教导员工,按时保证质量地完成工作,是员工的本分。以上顺乎天地之理,来治理天下。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孔子引诗经小雅篇节南山章的这一段话,是说明周朝有显耀的一位姓尹的太师官,他仅是三公之一,尚且能为民众景慕和瞻仰如此,如果身为国家元首,以身作则,那天下的民众还能不爱戴和尊敬吗?

曾子听孔子说明了明王“以孝治天下”,实现天下太平,再问圣人之德,有比孝更大的吗?孔子再次强调了孝道。再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於孝。

孝是亲父母。是某个清晨,你轻轻地为妈妈梳理满头的银发,妈妈惬意的神情;是某个黄昏,你静静地陪爸爸下完一盘棋,爸爸满足的微笑。孝是友兄弟。是用心呵护那个和你先后孕育在同一个温室中的生命,是寻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爱,是大难来临时不遗余力的搀扶。孝是敬尊长。是擦肩而过时,弯腰微笑并赐顾帮衬着的一声问候,是每一日的共事中和谐的相处,是每一个节日里遥寄的飞鸿。闻名企管专家www.liushuye.com老师表示,时间一曲在走,谁都不会在原地等待我们去行孝。行孝怕迟,趁他们都还在,停下匆忙的脚步,去亲父母、友兄弟、敬尊长吧!

诗经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血,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育我,长我畜我。顾我复我,收支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韩诗外传:“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高鱼也。披褐拥镰,哭于道旁。

孔子避车而与之言曰:子非有丧者,何哭之悲也?高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勤学,流天下,而吾亲死,一失也。……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成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哭而死。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孔子善于以实例利用于教育。我们若深入剖析,高鱼是否有必要立哭而死?亲人死而不能复生,活人若思亲尽孝,可以立纪念碑,或记念馆;或为亲人写传记,也是表示诚心诚意的追念,以表感恩。「乌有反哺」、「羊有跪乳」之恩。孟东野诗曰:「谁谓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颇与「子欲养而亲不待」相辉映,这是感恩无门的慨叹!

闻名企管专家www.liushuye.com老师表示,父母恩深似海,无法计量,无从计算,所以知恩当感恩。每逢父亲节、母亲节有一点表示,以表感恩之情。感恩可用物质、言语、书疑等表达。宋大儒朱熹谈孝,从孝顺父母进而到体贴天地之仁心,大舜曾号泣于昊天。中国文化除讲君恩之外,就是父母恩。百善孝为先,我们岂可不自勉!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几年前,日本的讥刺明星兼导演北野武的母亲去世,他回故乡去奔丧。他一曲不喜欢母亲,因为他的母亲一直不断向这一个儿子要钱,只要他一个月没有寄钱回家,母亲就打电话对他破口大骂,真是所谓的死要钱,而且北野武越是出名,他母亲就会索取越多的钱。

一天,老母亲过逝了,回到老家之后,他照样忍不住的大哭一场,想到他自己一直在外面工作,没有好好供养妈妈,虽然是死要钱的妈妈,他照样觉得亏待自己的母亲。等办完丧事,北野武正要离开家的时候,他的大哥把一个小包袱给了他,说:这是妈妈叫我一定要亲自交给你的。北野武不冷而栗地打开小包袱,看到一本存折与一封疑,存款是用他的名义(北野武)开户的,存款簿里的金额高达数千万日币。

www.liushuye.com

感谢2投稿

疑中母亲写道:武儿,在这几个儿女当中,我最担忧的就是你,你从小就不喜欢念书,又乱花钱,对朋侪太慷慨,当你说要去东京打拼时,我就很担心你会变成一个落魄的穷光蛋,因此我每一个月,就从不间断地跟你要钱寄回家,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赚更多的钱,另一方面也为了替你储蓄;你给我的钱,我一毛都没有花,你大哥一家人都把我养得好好的,你的钱就是你的钱,目前就拿去好好利用吧!看完了疑,北野武哭倒在地上,久久站不起来......

世界上许许多多工具,当我们年轻时往往不怎么懂得;然而,真正懂得的时候,却又往往不再年轻。星转斗移、花开花落……给我们留下的只是无边的惆怅与遗憾……世界上许许多多东西,当我们正拥有她的时候,幸许并不多么珍惜,然而,当我们真正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又往往不再拥有。岁月荏苒、逝者如斯……给我们留下的只是漫漫的怀念与哀思……“树欲静而风不至,子欲养兮父不待”!尊敬的读者啊,这是启迪心灵的一把金钥匙啊。请牢牢攥在手中!

在中国历史上,曾参的思想价值有两次被发现:第一次是在汉代,《孝经》以孝治天下的思路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同,汉家将这一思想运用到治国之中,汉代皇帝谥号前都要加一“孝”字,诸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等等。第二次是在宋代,宋儒在孔门七十子中独推曾参,认为曾参继承了孔子的道统,他们将《礼记》中的《大学》断为曾参的作品,并认为子思述曾参之旨而作《中庸》,由此开列出“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道统体系,以《论语》(孔子)、《大学》(曾子)、《中庸》(子思)、《孟子》(孟子)为“四书”。近现代以来的新儒家接着宋明理学讲,曾参学说继续得到足够的正视。结合自己的思虑,孔子总结出了管理的基本原则:孝的原则。

孝照样员工忠诚的源头:《孝经》培训——孔老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唐玄宗亲自注解《孝经》,曾国藩把《孝经》下发到每一位士兵的手里,李嘉诚用《孝经》的思想做企业管理......孔子将孝道进行了理论化、系统化、模式化的建构,并将其内部分析为五层,即是“五孝”,而其中最高层次的便是天子之孝。

孔子起首从论说天子的行孝:一是天子应该行孝道,并由这种孝道推广出去,教化开来,形成一种博爱与广敬。二是由自己的博爱与广敬,教化感化他人,而变化为普遍的社会的博爱与广敬。三是着重揭示高势位的行孝对下面的影响是巨大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今天人们早已经没有了那一套陈腐的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的分别了。但是孔子的智慧仍然能启示我们,社会上层的道德倡导与修养对下面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地方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一个单位也还是这样。因此道德倡导与修养,不但有一个从我做起的问题,还有一个从高层做起、从上层做起的问题。

《孝经》,是孝道的理论总结,又是古代“五经”之总纲、“六艺”之根柢。明代的黄道周说:“《孝经》者,道德之渊源,治化之纲也。六经之本,皆出于《孝经》,而大、小戴《礼》,皆为《孝经》义疏。”论国学智慧,则孝道不能不讲,《孝经》不能不读。因为此中的智慧不是肤浅而是太深,义理不是迂腐而是太重,层积不是薄陋而是太厚,作用不是轻微而是太大,现代智慧不当置若罔闻而是太亟须转换。

[1] [2]  下一页


《善用孝道管理,铸就卓越企业》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