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企业领导慎独的十六字方针

[类别:领导艺术] [更新:05-03 22:22:29] [浏览:6179 次]

    6、慎瞬

    古人说:“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瞬,就会“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事,成于瞬、渐,也败于瞬、渐。贪利的人,身上虽说富有了,但内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得知足。人,只要有一点贪恋私利,就会刚强变成软弱;智慧变得昏聩;仁惠变成狠毒;高洁变成污浊。抓住私字“一闪念”,防止在瞬息中渐变,这是品德行为修养的第一步。

    7、慎护

    所谓慎护,就是有了缺点、错误以及自身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不要自我安慰,自我保护,而要提倡纠正。古人说:“上贪则下赃,上廉则下洁,上行则下效。”我们讲的纠正,指的是在廉洁自律中注重、校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弱点、问题、错误。这样,企业从上至下才能形成一种廉政之风。

www.liushuye.com

    8、慎软

    在廉洁自律中我们提倡慎软,就是在拒礼拒贿时,要戒除“盛情难却”,横下心来,硬下心来,使用铁手腕,“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有的企业领导对送到家里的礼、贿心慈手软,借口“盛情难却”而不拒。在拒礼拒贿方面,提出破软立硬,并不是要人们避开人世间各种矛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是要面对现实,排除私心杂念。

    一个领导者处于一个团体的中心地位,是公众人物,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或明或暗地处于别人的关注之中。在公众场合也许我们可以全力以赴地扮演好自己的领导形象,但是,在自己认为群众和下属看不到的时候能不能也言行有度、举止规矩呢?这才是充分展示自己的修养和内力的时候,让下属和群众看到最真实的自我的时候,也是让他人最有印象的时候。因此,领导者必须要处处谨慎,时时小心,从小事着手,从身边做起,慎独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后汉书》中说:"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淮南子·人间训》中讲:"圣人敬小慎微,功不失时"。三国时的应璩有首诗说:"细微可不慎,堤溃白蚁穴,腠理早从事,安复劳针石?"都揭示了看来细微的东西,也不可不慎。浩浩乎狂飙起于青萍之末,巍巍乎高山拔于坦坦平陆。"小者大,微者著"。

    看不到小事情会变成大事情,不了解小事情会起大作用,便很可能在这小事情上引起大问题。楚晋鄢陵之战时,主将子反口渴了,从阳谷给他送上一碗酒,子反明知战时不可饮酒,也曾表示拒饮,但经不住酒香的引诱,喝了一碗,就控制不住了,以至于楚军败绩后,楚王砍了他的脑袋。

    对于一个领导而言,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看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慎独"的核心,是在"独"和"微","独"时对于"微"处慎重从事。"众"时"大"处,即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和重大的问题上,一般来说便不至于造次了。反过来,如果"独"时"微"处不在乎,放纵随意,那么积小成大,渐染成习,便可能成为牛皮糖、软皮鼓,到"众"时"大"处,也会稀里马虎,肆意轻妄了。"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便属此类。

    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www.liushuye.com老师建议领导者坚持慎独,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一个样,不让任何邪恶性的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高尚。慎独修养方法实质是提倡高度的自觉性。

    古时一首《守义》诗说:"许衡方渴时,不食道边梨,一梨食细微,不义宁勿为。"这位古代的许衡对不道德的事,哪怕很细小,也不去做。古代有位名叫乐阳的人,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里,被他妻子批评了一通,指出"拾遗求利"会"污其行",劝他要"励志洁行,不而为之"。他们都认识到了"由小变大"的可能性:"小恶"会发展到"大恶",小错误会发展成大错误,到头来,多行不义必自毙,那就悔之晚矣。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领导贪得无厌,官位越高越好,权力越大越好,金钱越多越好,事情越少越好。有些人由于不能控制自己的私欲,逐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些不成熟的领导者或易冲动的领导者,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遇到某种刺激,易于兴奋,易于激动;处理问题冒失、轻率,好意气用事,不顾后果。

    有成效的领导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掌握自己的心境,约束自己的言行。无论受到什么刺激,他们都能保持沉着、冷静,而不产生冲动行为。必要时能节制自己的欲望,忍受身心的苦痛和不幸,克制自己的各种消极情绪,表现出高度的忍耐性、纪律性、组织性,在待人接物上表现为忍让克己。倘若领导者自制能力比较弱,在某一时刻任意放纵自己的情绪,意气用事,此时的失控往往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或者导致谈判不能进行,或者失去大客户。总之,不懂得约束自身的经营者,对于他所在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www.liushuye.com

    人本身就有与生俱来的懒惰、冲动、贪玩、喜欢享受等劣性,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我们需要发展,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需要负更多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www.liushuye.com老师认为,身为企业的领导者,自制的能力更是需不断培养。请看下面的案例:

    武汉市汉阳就曾有一个情绪容易冲动的小工厂老板,有一次他发现手下一名员工偷拿厂里的货到外面去卖,他大发雷霆,一气之下一巴掌打过去,正打在那名员工的耳朵上,结果那名员工被他打聋了。本来责任在员工而不在他,现在反过来了,经过打官司,这个老板赔偿了被打员工30多万才算了事。他的工厂本来就不大,效益也不高,赔钱之后没过多久就因资金周转不开而破产了。尽管这个老板事后后悔不迭,但也已无济于事。当自控的堤坝一旦崩溃,情绪的潮水就会如泄洪般疯狂肆虐。为了一句话或一件小事冲动失控的偶发恶性案件屡见不鲜。还有些人会因为自己偶尔的心血来潮,一冲动便忘乎所以,最后也难免造成不良后果。

    在工作中,不管遇到多大难题和忍受多大委屈,都要时刻调整和优化情绪,持续地保持积极的心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上。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用自己愚蠢的智慧和无情的管理作周旋、相抵触。作为领导者本身更不可在心态上违背管理的要求:“处事不惊”、守株待兔、见机行事,一味“拖”、“等”、“听”。

    对我们领导者来说,自律更应该内化为一种思考的力量。市场经济就是一个算计经济,你算不过别人,你算计不过市场,你就会吃亏。最好的管理创意往往就蕴藏在一个小小的变化中,只要学会不断的思考,就能出入意料的取得管理上的成功。面对出现的问题,要寻找答案而不是寻找理由。这样,我们才敢于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的破坏”,善于发现和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均衡状态,使组织效益最大化!

上一页  [1] [2]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