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幸福企业经营人心

[类别:运营实务] [更新:05-02 11:01:38] [浏览:6131 次]

    晒年会、晒年假、晒年终奖……节日期间很多公司员工在网络上掀起了新一轮的“晒幸福”。而无幸福可“晒”的员工,就只剩各式各样的抱怨声了。可以断言,还有不少企业是难言幸福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开始创办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什么企业才是最好的。我的“幸福企业”理论体系正式形成于2009年,而我一直认为,幸福企业就是能够满足员工(包括老板)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的企业。在幸福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激发,视企业为自己可以依赖的家,企业将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我经常说,幸福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很多企业家对幸福企业的建设还存在很多误解,他们认为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公司才有可能创建“幸福企业”,像我们有些在商海中苦苦挣扎的小公司、小企业,能保证每个月把薪水发到员工手上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再建设什么“幸福企业”,那不是天方夜谭吗?还有的老板会认为幸福企业太耗精力,是一种时间的浪费。在我这些年建设幸福企业的实践中,我总结了一条很有用处的理论幸福企业不是用钱去建设,而是要用“心”来建设。

    我们经常听到员工抱怨公司制度的刻板与缺乏人情味,埋怨各部门主管“照章办事”“不知变通”,用冰冷的制度把员工圈起来,缺乏应有的人情味。“幸福企业”恰恰很好地平衡了公司老板的“制度化”要求和员工们的“人性化”的期许。我们平时都讲,“法律不外乎人情”,同样,公司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也不外乎我们的“员工情”。员工不论在生活或者工作上有什么特殊需要,发生和公司制度的冲突,我都是鼓励员工能尽量讲出来,这样才能随时发现员工的需要,解决他们的苦恼和困惑,以便随时给他们提供帮助。

    很多老板认为做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管理者利益、企业利润被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而员工幸福、社会责任被抛诸脑后,认为做企业的第一要务就是生存和发展。殊不知,如果忽视了员工幸福和社会责任,企业终将丧失行业竞争力,被员工、客户和顾客所抛弃。即使会有一段时间获得了高额利润,也不会长久。员工之所以追随你,与你一起奋斗,是因为他们希望在你这儿实现他们的幸福梦想。顾客之所以追随你,是因为他们对企业和企业的产品有足够的忠诚度,相信企业能够给他们提供满意、健康、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企业破坏了员工及顾客甚至社会对企业寄予的期望,结果只能是他们离你而去。

    所以我认为,企业有四大责任:为员工创造幸福,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回报,为社会创造福祉。实际上,这四大责任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两个字:幸福。因为这是人们追求的起点,同时又是终点。所以,企业的根本目标应该是追求幸福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

    早在1999年,我给自己的企业确定了一个经营理念:“经营人心,经营智慧,经营文明”。我把“经营人心”放在首位,因为中国人相信:人心齐,泰山移。德兰修女为什么能赢得人们的尊敬?因为她感动了世界人民的心。开启员工心扉大门的钥匙是“心”,开启幸福企业的钥匙也同样是“心”。我们要想留住员工,就要留住员工的心,让他们顺心、开心、安心,围绕他们的“心”来开展工作。

    总而言之,幸福企业的建设与企业规模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也与企业利润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每个企业都可以建设幸福企业,每个企业都有机会建成幸福企业,关键在于是否有博大的胸襟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否用“心”去建设。


《幸福企业经营人心》相关文章>>>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