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造事实上可以说成是在利用整个企业的经营——利用经营,利用经营平台,利用经营活动,有意识地去构筑一些蓄水池,包括战略型资源,特殊资源,能力资源等蓄水池。也就是说价值创造本身不是为了价值创造而价值创造,而本质上是要把经营活动里面认识的人脉、关系等等储存起来,回头再兑现。
具体而言,比如说一个外界的好感,一个外界的人脉,集团不可能连续使用,或者当时就能使用:有时候你认识了一个人,并没有相应的产业配上去,要过一段时间,你找到主题才能发挥。怎样应对这种情况呢?很简单,建立起缓冲机制,有闪存机制,把它闪存起来,回头再来释放,特别是要在恰当的点上来利用。
所以这样看来,价值创造就好像一个后勤部队一样。前面的部队在行军,然后陆续有很多伤员掉队的,它不断地收罗,收罗了以后要对他们进行文化课教育,要对他们进行培育,拔高他们的素质,使得他们能干活,能创造价值。当然,创造价值如果本身客观上在前面调控过了以后,人为的进行了干预之后,还要对某些人的价值创造进行补偿,让那些吃了亏的人甘愿继续吃亏。从而强化了意志,贯彻了思路,统一了理念。
3)体系变革与整合。在一个集团里面,子公司经常会调皮,经常会搞各种花样,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子公司瓦解集团的管控,破坏了集团管控的价值,解构了集团管控的权威,损害了集团化运作,或者子公司利用错误官僚化的集团管控指挥,行自己的谋私利之实,那么怎么办呢,就需要不断地体系变革。
体系变革说的是这么一回事,就是经过两三年,集团对管控体系做一些调整变化,做一些变革整合,使得子公司已经理解的管控体系发生变化——既然体系已经变了,子公司就又得对陌生体系进行琢磨,进行理解——通过这么一个手段,来保证子公司不容易玩一些花样,不轻易钻一些空子。
大集团里面,尤其是营销体系,像可口可乐营销体系,每年薪酬体系变革一次,其实就是这个道理。营销人员脑子太活了,任何营销体系里,储销政策,到后面都可以钻空子,所以他每年变革一次,就是对要对下面人员的钻空子行为进行反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