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成功励志 领导艺术 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 成本管理 采购物流 项目管理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设备管理 仓库管理 售后客服 经营管理

什么是企业有效的创新之道

[类别:企业创新] [更新:05-02 11:22:58] [浏览:6274 次]

  ●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完善的市场驱动创新体系,鼓励创新和逆向思维的大环境尚未形成;

  ● 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主要可以归纳为不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由此造成毕业学生不具备高竞争的市场所必需的技能和经验;

  ● 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还不发达,对初创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 缺乏不同组织间共同协作的良好氛围,创新思想和发明从学术机构到企业难以进行高效的转化,缺乏商业化的机制。

  过去数十年,许多中国企业都成功地采用了“快速跟随战略”。这意味着,在其它企业投资并实验新技术时,跟进企业只是坐等、观望;一旦新的产品或技术取得成功,跟进企业马上进入该领域。然而近些年,技术周期越来越短,最佳投入回报期也随之缩短,快速跟随战略显得不再那么有效,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更准确地预测技术趋势和周期,也就是说,不能再做创新的追随者,而应该成为创新的引领者。

  面对这种环境,在未来3-5年,中国企业在制定运营战略时,有82%的CEO更期待引领创新,而不再是推动快速跟随战略。相对于国外同行,中国CEO们更期待从新来源(新产品/服务、市场或行业)中获得更高利润。

  越来越多中国CEO不仅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其中不乏佼佼者已经走上创新之路并已经开始享用创新带来的好处。创新不是闭门造车,有效的创新必须走出企业的研发部门,向业务伙伴、客户甚至整个产业生态链延伸。

  有的CEO可能会提出疑问,既然与合作伙伴协作创新,是不是不需要自主创新了?考虑到协作对创新的重要性,如果把“自主创新”理解为中国和中国企业自行创新,且不与其它经济体或企业合作,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创新都必须是“国产”的。相反,中国和中国企业应该与合作伙伴分享创新成果—业务洞察和技术洞察,并开展持续的协作。

  什么阻碍中国企业创新?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企业已经改变了全球市场以及供应链的格局,最显著的表现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全球需求量巨大的价格低廉的商品。但是,中国企业正在准备走向全球化,力图在国际市场中赢得更大利润,确保持续增长。实现这一计划的重要路径就是开发并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在为创新是否开展协作的问题上,有59%的业绩出众的企业选择为创新而开展外部合作,只有46%的业绩不佳企业做出同样的选择。令人非常吃惊的是,在中国只有43%的中国CEO们正在为了创新而展开外部协作,比例甚至低于全球业绩不佳企业(见图2)。

  我们还发现在企业模式创新中,国外同行们更关注与外部伙伴紧密协作(71%),显著地高出中国CEO(58%)(见图3);而中国CEO更关注的是致力于差异化活动,实现专业化(73%)。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CEO们有着更强烈的创新意愿并积极展望未来创新可能带来的成果和利润,但在创新方面,中国企业可能尚未真正认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创新的优势。中国企业常常受到组织自身缺乏有效的创新管理流程、内部协作不足,且知识产权难以界定的桎梏而难以展开外部协作创新。另外,由于中国企业仍处在增长和扩张阶段,其创新重点仍然停留在某项内部职能的新建或转型上。在经济环境更为成熟的国家,企业已经跨越了这些阶段,转向携手外部创新,期待能带来颠覆性的新产品或服务。

  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完成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中,中国政府强调,中国企业要从多个方面与外部合作,协作创新。该报告认为:中国政府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系统,激励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研发网络进行产品与工艺创新。中国企业需要充分理解合作伙伴的目标、驱动因素及发展策略,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协作策略。

www.liushuye.com

  为推进协作创新而变

  随着创新压力和成本压力的不断增加,CEO们需要重新评估与合作伙伴的互动关系。随着组织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协作成为跨越多种职能的持续性任务。

  ● 使公司战略与组织保持协同一致。将贯穿整个企业的协作创新实践与企业的战略前景及创新目标保持同步。纵向来看,要使业务战略的创新目标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横向来看,要重新定义现有企业部门的职能使之协同一致;

  ● 通过社交创新,实现差异化。拓展沟通与协作工具的应用范围,使同僚能突破组织架构限制实现无缝协作。整合数据资源,以发现那些意料之外、能带来双方互利的潜在机遇。运用云技术使跨区域、跨时区工作更容易;

  ● 扩大合作关系的范围。大部分组织都在采取协作创新的方式,但协作常常局限于特定的阶段(例如脑力激荡)或特定的职能(例如研发,而不是销售、营销或人力资源)。企业需要评估现有合作关系并拓展协作领域,要让合作关系发生在组织内的每一层,而不仅仅是公司高层;

  ● 分担管控挑战。协作各方应共同分担管控的任务,改变以往仅由某一方实施管控的做法,例如确定优先次序、制定决策和融资等。

  正如技术对客户和员工产生的影响,技术同样为加深组织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提供了诸多创新机遇,其中包括了自发的和精心设计的。它们都在互联互通中保持同步发展。

  开放创新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遇

  ——访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赵丽芳、李爱新

  开放式创新,对中国企业特别的意义在哪里?

  李爱新:创新需要非常强大的财力支持,一个小公司很难做到。这种开放创新的模式,实际上是把企业和整个合作伙伴,包括大学研究机构,甚至他的客户,都充分地联合在一起合作,和过去的封闭式创新相比,对一些小企业,尤其是行业内正在起步的企业,我觉得是一个好事。

  从国内来讲,虽然我们这种称谓不多,但过去的产学研一体化,企业跟学校一起联合创新,就是一种开放创新很有效的方式。

  中国企业里,我觉得意识到而不敢去践行的是多数,完全没意识到开放式创新的今天应该没有,因为要生存不可能完全依赖过去的方式。

  赵丽芳:今天所谓的供应链已经演变成价值链,在这样的协作价值链上,已经不再仅仅是你的供应商了,还包含你的客户,特别是你的客户也在整个创新的环节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企业必须创造这个平台,能够让你的客户也能进驻到这个价值链。

  开放创新,自身有一定的实力才好开放、相互合作。如果是跟大企业合作的话,怎么处理这种关系?

  李爱新:你是大企业,当然围着你的也是一些大的合作伙伴,其实小企业也有围着你的群落,关键是如何把围绕你的这些资源很好的利用起来。对等很重要,但小小的对等和大大的对等,我觉得同样都是有意义的。

  赵丽芳:对开放式创新,中国CEO的看法比全球的CEO要保守,中国企业在过去这十年产生突飞猛进的进步,但在企业经营的框架、体制,运营的基础上,中国的企业还在追。

  去谈一个合作,一定要问你有什么、我有什么。你要跟别人协作创新,你自己本身要具备一定的基础。

  把客户、供应商、自己的消费者,甚至竞争对手都拉进来一起创新,这个难度对中国企业是不是大了一点?

  李爱新:我觉得可能对其它行业有点大,但对互联网产品来说,现在其实有非常多的企业在实践。今天小米手机就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我觉得做得还是不错的。而且,中国有大量的热爱软件技术的粉丝,这样的技术人才,他们可能没有特别高深的技术功底,但他们对整个技术不陌生、不畏惧、愿意参与,我觉得正好成就现在小米的这种模式。

  开放式创新采用哪种具体方式最有效?

  李爱新:跟封闭式相比,我觉得开放创新这个模式还远没形成,只是在尝试和初步的探索阶段,很难说有一种固定的东西。但是,最起码我们看到,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因为它的网络特性,像论坛、即时通讯,这些平台都能够很好的支持开放式创新。只要不是封闭的,我觉得它都是开放创新的一种尝试,但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创新是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是最佳模式?我想今天业界和学界都没有答案。

www.liushuye.com

  哪些行业更适合用开放式创新模式?

  李爱新:至少那些跟互联网非常相关的行业适合。第二,应该相对不是强调技术领先的,它可能具有市场、品牌、消费者需求引导的这种行业特性。

  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如果提供的是一种同质化竞争的产品,未必合适,但如果强调品牌,或者个性化服务比较重要的,开放式创新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上一页  [1] [2] 


分类导航
热门推荐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