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提要:授课时努力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
源自计划范文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
1、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2、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3、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引导孩子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标》目标:
1、学会一类字230个,认识二类字120个。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音、离开语言环境也能认读。复习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来查字典。学习积累词语。
2、学习用钢笔写字,努力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
3、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子中段落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后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学习用多读多想的方法,读通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每学年能背诵30篇左右的优秀诗文。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4、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边听边想,了解主要内容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的讲述一件事。
5、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的观察图画,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怎么说就怎么写,把话写清楚。学写书信。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三、本年级学情分析:
四个班级学生不足之处仍在阅读与作文。
1、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
2、学生在习作中乐于表达,但无法把握重点,突出重点,行文记流水帐,缺乏条理。
四、本学期目标:
1、继续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注重字形、框架结构的指导,并达到一定的书写速度。
2、在课堂教学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锻炼使用工具书理解文中词句。
3、引导学生在活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行文有重点,布局要合理。
4、丰富阅读,在阅读中积累优美词汇。
五、教学内容及具体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1 9.1-9.3 军训
2 9.5-9.1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1、2、3课
3 9.12-9.18 第4课,练习一、习作一、第5课
4 9.19-9.25 第6、7、8课
5 9.26-9.30 习作二、练习二,第9、10课
6 10.8-10.9 第11课、
7 10.10-10.16 第12课、习作三、练习三、第13课
8 10.17-10.23 第14、15课、习作四,练习四
9 10.24-10.30 复习、期中考试
10 10.31-11.6 第16、17、18课
11 11.7-11.13 第19课、习作五、练习五、第20课
12 11.14-11.20 第21、22课、习作六、练习六
13 11.21-11.27 第23、24、25课
14 11.28-12.4 习作七、练习七
15 12.5-12.31 复习、期末考试
六、具体措施
1、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
2、授课时努力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形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4、对新知识点增加训练量。
5、作文教学注重写法指导。
6、增加课外阅读量,进行有效摘抄、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7、勤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